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教学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国内研究的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的理论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1章 推理与教学原则 | 第17-22页 |
·类比推理与启发式原则 | 第17-18页 |
·归纳推理与学生主体原则 | 第18-19页 |
·演绎推理与教师主导原则 | 第19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概念与修辞学教学 | 第22-29页 |
·概念在修辞学教学中的地位 | 第22-27页 |
·什么是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概念与学科体系 | 第23-24页 |
·概念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| 第24-25页 |
·概念与修辞美育 | 第25-27页 |
·在修辞学教学中准确把握概念 | 第27页 |
·概念系列教学法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句式修辞的逻辑手段 | 第29-38页 |
·利用直言命题的等值关系变换句式 | 第29-30页 |
·利用关系命题的等值关系变换句式或改变说明对象 | 第30-31页 |
·利用负模态命题的等值关系变换句式 | 第31-33页 |
·利用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关系变换句式 | 第33-34页 |
·利用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之间的等值关系变换句式 | 第34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修辞方式的逻辑功能 | 第38-44页 |
·比喻的逻辑功能 | 第38-39页 |
·反语的逻辑功能 | 第39-41页 |
·双关的逻辑功能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思维规律与修辞学教学 | 第44-48页 |
·同一律与修辞学教学 | 第44-46页 |
·矛盾律与修辞学教学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修辞教学的逻辑方法 | 第48-52页 |
·比较的方法 | 第48页 |
·分类的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| 第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