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研究--以英山县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.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·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理论 | 第1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11-13页 |
·武汉城市圈“两型社会”改革试验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 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 | 第19-22页 |
·小城镇的一般功能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农村工业产品加工中心 | 第19页 |
·农村商品贸易中心 | 第19页 |
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场所 | 第19-20页 |
·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| 第20页 |
·小城镇的城市性 | 第20-21页 |
·小城镇的乡村性 | 第21-22页 |
3.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模式分析 | 第22-27页 |
·小城镇发展模式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区位因素 | 第22页 |
·资源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区域经济因素 | 第23页 |
·历史传统因素 | 第23页 |
·国外小城镇发展模式 | 第23-25页 |
·工业化模式 | 第24页 |
·自由市场模式 | 第24页 |
·行政管理导向模式 | 第24页 |
·“新村运动”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外部经济模式 | 第25页 |
·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 | 第25-27页 |
·工业、企业带动型 | 第25页 |
·农业带动型 | 第25-26页 |
·文化旅游带动型 | 第26页 |
·市场带动型模式 | 第26-27页 |
4.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| 第27-31页 |
·经济动力机制 | 第27-28页 |
·非农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7页 |
·工业化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7页 |
·产业结构演化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7-28页 |
·专业市场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8页 |
·环境动力机制 | 第28-29页 |
·资源环境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8页 |
·生产生活环境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8-29页 |
·政策制度动力机制 | 第29-31页 |
·规划导向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9页 |
·宏观政策与小城镇发展 | 第29-31页 |
5. 实例分析——英山县小城镇发展 | 第31-44页 |
·英山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31-38页 |
·小城镇发展的优势 | 第31-32页 |
·小城镇发展的劣势 | 第32页 |
·小城镇发展取得的成效 | 第32-36页 |
·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英山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 | 第38-40页 |
·发展原则 | 第38页 |
·主要模式构建 | 第38-40页 |
·英山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| 第40-44页 |
·合理规划布局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| 第41页 |
·拓展融资渠道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重点镇建设 | 第42-44页 |
6. 结论、创新点、不足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·结论 | 第44页 |
·创新点 | 第44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4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