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应用价值 | 第10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现代消费社会理论产生的社会与理论背景 | 第15-22页 |
·社会历史背景 | 第15页 |
·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 | 第15-22页 |
·马尔库塞的"单向度的人"批判理论 | 第15-18页 |
·罗兰·巴特的"大众神话"批判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得波的"景观社会"批判理论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列斐伏尔:消费受控制的科层社会 | 第22-34页 |
·现代社会的异化表现 | 第22-24页 |
·人的需求的异化 | 第22-23页 |
·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异化 | 第23页 |
·人的思想意识的异化 | 第23页 |
·消费的异化 | 第23-24页 |
·"消费受控制的科层社会"的内涵 | 第24-27页 |
·消费受控制的科层社会的主要特征 | 第27-32页 |
·碎片化的日常生活 | 第27页 |
·控制日常生活的符号流行体系 | 第27-29页 |
·被制造的欲望 | 第29-31页 |
·人的主体性的消失 | 第31-32页 |
·全面扬弃异化的探讨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鲍德里亚:符号视野下对消费社会理论的全面批判 | 第34-51页 |
·消费的内涵 | 第35-38页 |
·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 | 第38-43页 |
·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消费品 | 第39页 |
·消费品的象征意义 | 第39-41页 |
·消费的先行 | 第41-43页 |
·消费社会理论的逻辑内容 | 第43-48页 |
·消费社会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| 第43-44页 |
·符号学理论在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深化 | 第44-48页 |
·鲍德里亚对列斐伏尔消费社会理论的深化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消费社会的评价 | 第51-54页 |
·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| 第51页 |
·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: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