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货币史论文

铜元问题研究(1900-1935)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7页
绪论第17-30页
 一 问题的提出第17-18页
 二 文献回顾及认识第18-26页
  (一) 铜元产生、铸造方面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(二) 铜元流通方面的研究第21-24页
  (三) 铜元相关的货币思想、货币制度的研究第24-26页
 三 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构架第26-30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26-28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(三) 本文的创新点第28-29页
  (四) 存在的不足第29-30页
第一章 铜元的产生与铸造第30-56页
 第一节 铜元的产生第30-37页
     ·铜元产生的背景第30-33页
     ·铜元产生的原因第33-37页
 第二节 铜元的铸造第37-51页
     ·首铸铜元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种类和形制第38-43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铸造分布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铸造数量第44-51页
 第三节 铜元的滥铸和最后停铸第51-56页
     ·滥铸铜元情况及原因第52-55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停铸第55-56页
第二章 铜元流通的数量及分布第56-78页
 第一节 铜元的流通数量第56-59页
     ·铜元流通总量的估计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国外铜元在中国的流通第58-59页
 第二节 铜元的地域限制与市场分布第59-72页
     ·铜元流通的区域分布概况第59-62页
     ·铜元与区域市场圈第62-69页
     ·铜元市场分布的因素第69-72页
 第三节 铜元与市场层级第72-78页
     ·市场的多层性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市场层级的划分以及与铜元的对应关系第74-75页
     ·铜元滞留在下层市场的原因第75-78页
第三章 铜元与物价波动第78-111页
 第一节 铜元市场的波动第78-89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供求第78-83页
     ·铜元的价格第83-89页
 第二节 铜元与近代中国物价的关系第89-106页
     ·铜元时代中国物价的发展变化第90-95页
     ·铜元价格与物价之间的相互影响第95-98页
     ·铜元价格对物价影响的估计——以天津为例第98-106页
 第三节 铜元引致的通货膨胀第106-111页
     ·铜元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铜元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第108-111页
第四章 铜元与财政第111-133页
 第一节 铜元铸发的财政因素第111-120页
     ·铜元铸发决策中的财政意图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学界对财政影响因素的认识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近代中国的财政窘况及其对铜元的影响第115-120页
 第三节 铜元对财政的贡献第120-133页
     ·铜元铸发余利对财政的贡献第120-130页
     ·以铜元课税对财政的影响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·通货膨胀的聚敛手段第131-133页
第五章 铜元与民生第133-156页
 第一节 社会阶层与铜元需求第133-142页
     ·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阶层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·各平民阶层的收入多以铜元支付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·平民消费支出多以铜元结算第139-142页
 第二节 铜元流通对民生的影响第142-156页
     ·铜元对民生影响程度的估计第143-146页
     ·铜元促进商品流通为民众所乐用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·铜元流通混乱加剧民生窘困第148-156页
第六章 铜元与货币制度第156-174页
 第一节 铜元与清末货币本位制的变迁第156-165页
     ·银钱并行货币体系的衰落与货币本位制的探索第156-161页
     ·铜元对清末货币制度改革的作用和贡献第161-165页
 第二节 北洋政府时期货币制度与铜元的相互影响第165-170页
     ·货币制度趋向统一,新主辅币产生第165-168页
     ·币制紊乱废弛,劣币再度泛滥第168-170页
 第三节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现代货币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0-174页
     ·废两改元过程中的铜元规整第170-171页
     ·法币改革下的铜元退出第171-174页
结论第174-176页
附表第176-184页
参考文献第184-191页
致谢第191-19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2页

论文共1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
下一篇:汇率、汇率制度与对外直接投资--国际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