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化工机械与仪器、设备论文--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--物质分离机械论文

超疏水/双疏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膜蒸馏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引言第15-31页
    1.1 膜蒸馏技术简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膜蒸馏技术原理和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膜蒸馏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膜蒸馏的应用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2 膜蒸馏膜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膜蒸馏膜的特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膜蒸馏膜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常见制膜工艺第19-20页
    1.3 静电纺丝制备膜蒸馏膜材料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静电纺丝工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静电纺丝的影响参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膜蒸馏用静电纺丝纤维膜第22-23页
    1.4 超疏/双疏膜蒸馏膜研究进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静电纺丝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表面涂覆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化学改性法第26-27页
    1.5 点击化学反应第27-28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8-31页
第2章 超疏水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膜蒸馏性能研究第31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静电纺丝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PVA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疏水改性第33-34页
    2.3 膜的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膜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膜的表面成分表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膜的水穿透压力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接触角滚动角测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DCMD脱盐性能测试第36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改性前后PVA膜的形貌结构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改性前后PVA膜的表面成分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改性后膜的疏水性和耐化学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DCMD脱盐性能测试第43-4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3章 F-POSS双疏复合膜的制备及双疏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第47-6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聚倍半硅氧烷(F-POSS)的合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F-POSS/PVDF-HFP复合膜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3.3 表征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纺丝溶液粘度测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膜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膜的表面成分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水穿透压力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接触角及滚动角测试第50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F-POSS的合成与表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复合膜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复合膜的疏水特性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后处理工艺对膜表面的影响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双疏膜的耐化学性和机械稳定性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4章 双疏复合膜在DCMD中的行为研究和润湿机理分析第65-7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和XDLVO理论计算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DCMD脱盐性能测试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XDLVO理论计算第65-67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膜与双疏复合膜在DCMD中的对比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双疏表面与污染物之间作用力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膜表面的润湿和污染现象第72-7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4-77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7-8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8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录组分析BR、JA和SA在玉米褪绿斑驳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
下一篇:番茄斑萎病毒对西花蓟马交配及取食行为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