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砂土的渗透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砂桩的发展及排水固结理论 | 第13-17页 |
1.1.1 砂桩的发展 | 第13-15页 |
1.1.2 排水固结法基本理论 | 第15-17页 |
1.1.2.1 排水固结法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1.1.2.2 饱和土的渗流固结 | 第17页 |
1.2 废弃玻璃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7-22页 |
1.2.1 废弃玻璃的回收 | 第17-19页 |
1.2.2 废弃玻璃在国外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2.3 废弃玻璃国内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5页 |
1.3.1 废弃玻璃砂桩的提出 | 第22-23页 |
1.3.2 课题的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1.3.3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3-25页 |
1.3.3.1 废弃玻璃的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3.3.2 玻璃砂土渗透性能的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4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1.4.1 技术路线 | 第25页 |
1.4.2 可行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玻璃砂土的基本性质试验 | 第27-41页 |
2.1 试验设计 | 第27-31页 |
2.1.1 试验原材料 | 第27-29页 |
2.1.2 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2.1.3 试验方案 | 第29-30页 |
2.1.4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0-31页 |
2.2 试验过程 | 第31-39页 |
2.2.1 筛分析试验 | 第31-33页 |
2.2.2 土粒比重试验 | 第33-35页 |
2.2.2.1 试验原理 | 第33页 |
2.2.2.2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及要求 | 第33页 |
2.2.2.3 试验步骤 | 第33-34页 |
2.2.2.4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2.3 相对密度试验 | 第35-39页 |
2.2.3.1 最大密度试验 | 第35-36页 |
2.2.3.2 最小密度试验 | 第36-37页 |
2.2.3.3 试验数据及分析 | 第37-3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玻璃砂土的渗透性试验 | 第41-59页 |
3.1 试验原理 | 第41-42页 |
3.2 研究内容 | 第42-43页 |
3.3 试验方案 | 第43-46页 |
3.4 试验步骤 | 第46-47页 |
3.5 试验数据 | 第47-51页 |
3.6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1-5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玻璃砂桩的排水固结 | 第59-77页 |
4.1 太沙基固结理论 | 第59-61页 |
4.1.1 饱和土的一维渗透固结理论 | 第59页 |
4.1.2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 | 第59-60页 |
4.1.3 平均固结度计算 | 第60-61页 |
4.2 竖向砂井的设计与计算 | 第61-67页 |
4.2.1 竖向砂井的设计 | 第61-63页 |
4.2.2 竖直砂井地基固结度计算 | 第63-66页 |
4.2.3 考虑井阻作用对固结效果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.3 废弃玻璃砂桩的排水固结 | 第67-76页 |
4.3.1 废弃玻璃砂桩在地基中的布置 | 第67-68页 |
4.3.2 计算各个参数 | 第68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5.1 结论 | 第77页 |
5.2 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