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被害人民事权益的保护--以附带民事诉讼为中心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10页
1 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概述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益受损现状及必要性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刑事被害人在犯罪中所受的损害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全面保护被害人民事权益的必要性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的实现路径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以民事诉讼方式保护被害人民事权益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以刑事手段保护被害人民事权益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以国家补偿方式保护被害人民事权益第16-17页
    1.3 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的意义第17-19页
2 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的域外考察第19-25页
    2.1 域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法国模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德国模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域外刑事与民事诉讼分离模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英国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美国模式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域外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域外处理模式的对比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域外两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23-25页
3 被害人民事权益的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5-33页
    3.1 附带民事诉讼与其他程序衔接不畅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附带民事诉讼绝对优先过于僵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与追缴、责令退赔界限不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与刑事和解制度之间缺少必要衔接第26-28页
    3.2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局限性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赔偿范围狭窄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附带民事诉讼的诉因单一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第31-33页
4 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的完善第33-40页
    4.1 加强与其他路径的协调衔接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立刑民交叉案件多元化处理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明确与追缴、责令退赔的界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完善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和解的衔接第35-36页
    4.2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自身完善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扩大赔偿范围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立先予执行制度第38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分析及胃黏膜β-catenin蛋白表达的研究
下一篇:数据业务在警用数字集群系统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