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煤岩吸附变形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煤岩吸附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页岩样品特征与实验设备 | 第18-26页 |
2.1 页岩样品特性 | 第18-20页 |
2.1.1 样品地质特征 | 第18页 |
2.1.2 样品矿物组成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1.3 样品孔隙特征 | 第19-20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20-22页 |
2.2.1 主体实验系统 | 第20-21页 |
2.2.2 应变测量系统 | 第21-22页 |
2.3 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案 | 第22-25页 |
2.3.1 样品制备 | 第22-23页 |
2.3.2 实验方案 | 第23-24页 |
2.3.3 实验过程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CO_2作用下页岩变形特性研究 | 第26-33页 |
3.1 页岩吸附、解吸平衡时间效应 | 第26-29页 |
3.1.1 平衡时间判据 | 第26-27页 |
3.1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页岩吸附变形特性 | 第29-32页 |
3.2.1 页岩吸附变形各向异性 | 第29-30页 |
3.2.2 页岩吸附变形规律 | 第30-3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CO_2作用下页岩吸附特性研究 | 第33-46页 |
4.1 页岩的CO_2视吸附量 | 第33-35页 |
4.1.1 视吸附量计算原理 | 第33-34页 |
4.1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页岩CO_2绝对吸附量计算模型 | 第35-43页 |
4.2.1 气体绝对吸附量计算模型 | 第37-38页 |
4.2.2 页岩CO_2绝对吸附量计算结果 | 第38-39页 |
4.2.3 页岩CO_2绝对吸附量影响因素 | 第39-43页 |
4.3 视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对比 | 第43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CO_2作用下页岩变形量与吸附量关系 | 第46-51页 |
5.1 页岩体积应变量与CO_2视吸附量关系 | 第46-47页 |
5.2 由吸附引起的变形量与CO_2绝对吸附量关系 | 第47-49页 |
5.2.1 页岩由吸附引起的变形量 | 第47-48页 |
5.2.2 吸附引起的变形量与CO_2绝对吸附量关系 | 第48-4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1-53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2 建议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录 | 第59页 |
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9页 |
B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