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--以江苏省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概念界定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0-13页 |
1.2.1 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1.2.2 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1.2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| 第14-16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2.2 国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2.3 国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| 第20-24页 |
2.3.1 相关理论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3.2 实证研究 | 第22-24页 |
2.4 研究成果评述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| 第26-38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1.1 传统DEA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1.2 SFA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1.3 调整后DEA模型 | 第29页 |
3.2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9-31页 |
3.2.1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| 第29-30页 |
3.2.2 经济运行环境变量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3.3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测度 | 第31-35页 |
3.3.1 第一阶段基本DEA的实证结果 | 第31-32页 |
3.3.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.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实证结果 | 第34-35页 |
3.4 小结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| 第38-50页 |
4.1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评价 | 第38-40页 |
4.2 基于自相关分析的空间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.1 自相关分析模型设定 | 第40-41页 |
4.2.2 空间全局自相关 | 第41-42页 |
4.2.3 空间局部自相关 | 第42-44页 |
4.3 基于特征椭圆的空间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1 特征椭圆模型设定 | 第44-45页 |
4.3.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特征椭圆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4 江苏省典型类型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| 第47-50页 |
4.4.1 商业型城市 | 第47-48页 |
4.4.2 资源型城市 | 第48页 |
4.4.3 旅游型城市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0-58页 |
5.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| 第50-53页 |
5.1.1 空间权重矩阵 | 第50-51页 |
5.1.2 一般空间回归模型 | 第51-52页 |
5.1.3 地理加权回归 | 第52-53页 |
5.2 模型筛选及变量说明 | 第53-54页 |
5.3 回归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3.1 全局模型计算结果 | 第54-55页 |
5.3.2 局部模型计算结果 | 第55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58-6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59-62页 |
6.2.1 科学规划,避免盲目扩张 | 第59-60页 |
6.2.2 优化投入,减少资源浪费 | 第60-61页 |
6.2.3 深化改革,政策匹配城市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