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2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0页 |
1.1 杀配子染色体 | 第17-18页 |
1.1.1 杀配子染色体及其作用过程 | 第17-18页 |
1.1.2 杀配子染色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1.2 SmallRNAs(sRNAs) | 第18-22页 |
1.2.1 microRNAs | 第19-20页 |
1.2.2 siRNAs | 第20-22页 |
1.3 植物miRNAs常用的研究方法 | 第22-25页 |
1.3.1 miRNAs的获得 | 第22-23页 |
1.3.2 miRNAs的表达检测 | 第23-25页 |
1.4 植物miRNAs靶基因的预测及其实验验证 | 第25-27页 |
1.4.1 miRNAs靶基因的预测 | 第25-26页 |
1.4.2 miRNAs靶基因的验证 | 第26-27页 |
1.5 植物miRNAs的功能研究 | 第27-28页 |
1.5.1 miRNAs前体与人工合成miRNAs前体的过表达 | 第27页 |
1.5.2 靶基因结合位点突变 | 第27-28页 |
1.5.3 靶基因模拟 | 第28页 |
1.6 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7 技术路线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杀配子过程中关键miRNAs的鉴定与分析 | 第30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30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2.2.1 植物材料与数据库 | 第30-31页 |
2.2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3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3.1 sRNAs文库构建及测序 | 第31-33页 |
2.3.2 保守miRNAs的鉴定及新的miRNAs的预测 | 第33-34页 |
2.3.3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GO功能分析 | 第34页 |
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4页 |
2.4.1 小麦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| 第34页 |
2.4.2 sRNAs文库测序及测序结果的分析统计 | 第34-37页 |
2.4.3 保守miRNAs的鉴定及新的miRNAs的预测 | 第37页 |
2.4.4 杀配子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的鉴定 | 第37-42页 |
2.4.5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GO功能分析 | 第42-4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差异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验证 | 第45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45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45-46页 |
3.2.1 植物材料 | 第45页 |
3.2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45-46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6-53页 |
3.3.1 TaqManqRT-PCR法检测部分miRNAs的表达水平 | 第46-47页 |
3.3.2 qRT-PCR检测关键miRNAs靶基因的表达水平 | 第47-49页 |
3.3.3 miRNA靶基因的5′-RACE验证 | 第49-53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7页 |
3.4.1 部分miRNAs表达模式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4.2 关键miRNAs靶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4.3 miRNA靶基因的断裂位点验证 | 第55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Tae-miR9657b-3p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| 第58-76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实验材料 | 第58-60页 |
4.2.1 植物材料及质粒材料 | 第58页 |
4.2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58-59页 |
4.2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9-60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60-66页 |
4.3.1 Tae-miR9657b-3p前体的克隆与测序 | 第60-62页 |
4.3.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62页 |
4.3.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| 第62-63页 |
4.3.4 转基因水稻的分子鉴定 | 第63-65页 |
4.3.5 miR9657b-3p转基因水稻植株及花粉形态学观察 | 第65页 |
4.3.6 育性相关基因的qRT-PCR检测 | 第65-66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5页 |
4.4.1 Tae-miR9657b-3p前体的克隆与测序结果 | 第66-68页 |
4.4.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 | 第68-69页 |
4.4.3 pre-miR9657b-3p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| 第69-70页 |
4.4.4 水稻转基因后代的鉴定 | 第70-72页 |
4.4.5 miR9657b-3p转基因水稻植株育性分析 | 第72-74页 |
4.4.6 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5章 24ntsiRNAs在小麦杀配子作用中的功能研究 | 第76-93页 |
5.1 引言 | 第76页 |
5.2 实验材料 | 第76-77页 |
5.2.1 植物材料和数据库 | 第76-77页 |
5.2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77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77-80页 |
5.3.1 小麦杀配子过程中关键siRNAs的鉴定与差异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3.2 重亚硫酸盐测序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0-92页 |
5.4.1 小麦杀配子过程中关键siRNAs的鉴定与差异分析 | 第80-87页 |
5.4.2 小麦杀配子过程中关键siRNAs相关转座子重亚硫酸盐测序分析 | 第87-9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6章 讨论 | 第93-99页 |
6.1 miRNAs可能参与小麦杀配子作用 | 第93-95页 |
6.1.1 miRNAs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表达参与杀配子作用 | 第93页 |
6.1.2 miRNAs通过调节关键结合蛋白的表达参与杀配子作用 | 第93-94页 |
6.1.3 miRNAs通过调节多种酶的表达参与杀配子作用 | 第94页 |
6.1.4 miRNAs通过调节其他重要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杀配子作用 | 第94-95页 |
6.2 24ntsiRNAs可能参与小麦杀配子作用 | 第95-96页 |
6.3 小麦miR9657b-3p参与调节植物的育性 | 第96-97页 |
6.4 对后续工作的设想 | 第97-98页 |
6.5 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98-99页 |
结论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16页 |
附录 | 第116-15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1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