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光子晶体 | 第9-12页 |
1.1.1 光子晶体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1.1.2 光子晶体的特性 | 第10页 |
1.1.3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2 光子晶体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1.2.1 光子晶体在光学器件领域的应用 | 第13页 |
1.2.2 光子晶体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3 钨酸铋 | 第14-16页 |
1.3.1 Bi_2WO_6的晶体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3.2 Bi_2WO_6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| 第16-17页 |
1.5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 | 第17-18页 |
1.5.1 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7-18页 |
1.5.2 纳米尺寸光催化剂 | 第18页 |
1.5.3 固定化负载 | 第18页 |
1.6 本章小结及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IO-TiO2光子晶体颗粒的制备 | 第20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0-23页 |
2.2.1 实验试剂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2.2 实验过程 | 第21-23页 |
2.2.3 表征方法 | 第23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8页 |
2.3.1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.2 光学表征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水热合成条件对Bi_2WO_6微观形貌以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30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4页 |
3.2.1 实验试剂与设备 | 第30-31页 |
3.2.2 Bi_2WO_6的制备 | 第31-33页 |
3.2.3 Bi_2WO_6可见光催化实验 | 第33页 |
3.2.4 表征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52页 |
3.3.1 水热温度对Bi_2WO_6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3.3.2 水热时间对Bi_2WO_6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3.3.3 溶剂对Bi_2WO_6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9页 |
3.3.4 醇水比例对Bi_2WO_6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4章 加入光子晶体颗粒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54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54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4-55页 |
4.2.1 实验试剂与设备 | 第54-55页 |
4.2.2 实验过程 | 第55页 |
4.3 结果和讨论 | 第55-61页 |
4.3.1 光子晶体颗粒带隙位置对Bi_2WO_6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4.3.2 光子晶体颗粒的浓度对Bi_2WO_6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5.1 实验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