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植入性假肢齿部和关节设计的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 
| 1.1 引言 | 第13-14页 | 
| 1.2 植入性假肢概述 | 第14-17页 | 
| 1.3 假肢膝关节概述 | 第17-21页 | 
| 1.3.1 国外假肢膝关节发展 | 第17-19页 | 
| 1.3.2 国内假肢膝关节发展 | 第19-20页 | 
| 1.3.3 膝关节构造及控制简介 | 第20-21页 | 
| 1.4 假肢踝关节概述 | 第21-23页 | 
| 1.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 
| 第二章 步行状态下足底支撑力的测量试验 | 第24-35页 | 
| 2.1 试验准备 | 第24-26页 | 
| 2.1.1 试验步骤 | 第24页 | 
| 2.1.2 试验仪器 | 第24-26页 | 
| 2.2 传感器标定试验 | 第26-29页 | 
| 2.2.1 测量仪器 | 第26页 | 
| 2.2.2 测量原理 | 第26页 | 
| 2.2.3 测量过程 | 第26-28页 | 
| 2.2.4 测量数据 | 第28页 | 
| 2.2.5 测量结论 | 第28-29页 | 
| 2.3 足底测力试验 | 第29-34页 | 
| 2.3.1 测量仪器 | 第29页 | 
| 2.3.2 测量原理 | 第29页 | 
| 2.3.3 测量过程 | 第29-30页 | 
| 2.3.4 测量数据 | 第30-34页 | 
| 2.3.5 讨论 | 第34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 
| 第三章 植入性假肢植入体螺纹齿形设计 | 第35-46页 | 
| 3.1 模拟设计 | 第35页 | 
| 3.1.1 模拟意义 | 第35页 | 
| 3.1.2 模拟条件 | 第35页 | 
| 3.2 模拟过程 | 第35-39页 | 
| 3.2.1 建模 | 第35-37页 | 
| 3.2.2 属性赋值和装配 | 第37-38页 | 
| 3.2.3 建立分析步和确定相互作用 | 第38-39页 | 
| 3.2.4 定义载荷、网格划分及作业 | 第39页 | 
| 3.3 模拟结果 | 第39-44页 | 
| 3.3.1 植入体及股骨平均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| 第39-41页 | 
| 3.3.2 两组路径的平均等效应力 | 第41-44页 | 
| 3.4 讨论 | 第44-45页 | 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 
| 第四章 新型膝关节结构设计 | 第46-66页 | 
| 4.1 设计目的 | 第46页 | 
| 4.2 设计原理 | 第46-48页 | 
| 4.3 四连杆结构的设计 | 第48-50页 | 
| 4.3.1 设计目的 | 第48页 | 
| 4.3.2 设计原理 | 第48-50页 | 
| 4.3.3 设计参数 | 第50页 | 
| 4.4 齿轮组的设计 | 第50-61页 | 
| 4.4.1 设计目的 | 第50-51页 | 
| 4.4.2 设计原理 | 第51-52页 | 
| 4.4.3 齿轮相关参数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 
| 4.4.4 储能弹簧的选择 | 第53页 | 
| 4.4.5 大阻尼齿轮组的设计 | 第53-59页 | 
| 4.4.6 其他齿轮组的设计 | 第59-61页 | 
| 4.5 液压设计 | 第61-65页 | 
| 4.5.1 设计目的和原理 | 第61页 | 
| 4.5.2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| 第61-63页 | 
| 4.5.3 重要参数的计算 | 第63-65页 | 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 
| 第五章 无动力踝关节设计 | 第66-75页 | 
| 5.1 设计目的 | 第66页 | 
| 5.2 设计原理 | 第66页 | 
| 5.3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| 第66-68页 | 
| 5.4 踝关节参数计算 | 第68-73页 | 
| 5.5 动力液压系统构想 | 第73-74页 | 
| 5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 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 
| 6.1 总结 | 第75-76页 | 
| 6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