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一、证券欺诈群体诉讼的内涵及溯源 | 第12-16页 |
(一) 亟需关注的证券欺诈群体诉讼 | 第12-13页 |
(二) 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内涵 | 第13-15页 |
(三) 我国的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二、我国的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形态——代表人诉讼制度现存问题 | 第16-20页 |
(一) 从大庆联谊案看我国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形态 | 第16-18页 |
(二)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困境分析 | 第18-20页 |
三、域外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形态比较研究 | 第20-26页 |
(一) 美国的退出制证券集团诉讼制度 | 第20-23页 |
(二) 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欺诈团体诉讼制度 | 第23-25页 |
(三)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 | 第25-26页 |
四、构建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形态的思考 | 第26-34页 |
(一) 我国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形态应有的价值取向 | 第26-28页 |
(二) 证券欺诈群体诉讼的多元化诉讼形态 | 第28-33页 |
(三) 适用示范诉讼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| 第33-34页 |
五、构建我国的证券欺诈示范诉讼 | 第34-46页 |
(一) 示范诉讼的内涵 | 第34-37页 |
(二) 证券欺诈群体案件适用示范诉讼的理论基础 | 第37-42页 |
(三) 证券欺诈示范诉讼程序运行 | 第42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