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内涵和定位 | 第13-18页 |
(一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内涵 | 第14-16页 |
(二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定位 | 第16-18页 |
二、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理论依据 | 第18-24页 |
(一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| 第18-20页 |
(二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符合法律法规及其精神 | 第20-22页 |
(三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不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| 第22-23页 |
(四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顺应当前监狱体制改革的趋势 | 第23-24页 |
三、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域内外实践依据 | 第24-29页 |
(一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域外实践 | 第24-25页 |
(二) 我国民国时期的实践 | 第25-26页 |
(三) 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实践 | 第26-27页 |
(四) 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实践 | 第27页 |
(五) 对于域内外实践经验的借鉴 | 第27-29页 |
四、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价值基础 | 第29-41页 |
(一) 佛教教义与监狱教育矫正之契合 | 第29-35页 |
(二) 利用佛教资源开展社会帮教的效能 | 第35-41页 |
五、现行监狱教育矫正方式的现状及理性反思 | 第41-57页 |
(一) 受刑人的牢狱之苦 | 第41-44页 |
(二) 对现行监狱教育矫正方式的反思 | 第44-57页 |
六、监狱教育矫正方式的创新探索 | 第57-67页 |
(一) 观念层面设计:矫正心念是选择教育矫正方式的最重要标准 | 第58-59页 |
(二) 制度设计层面:着眼于监狱教育矫正方式的开拓创新 | 第59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