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液两相流管内相分离及流量测量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多相计量研究现状 | 第9-17页 |
1.2.1 相关法 | 第9-11页 |
1.2.2 分离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分流分相法 | 第12-14页 |
1.2.4 非分离式多相流量计计量法 | 第14-17页 |
1.3 超声波流量测量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4 多相计量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| 第17-19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气液两相流管内相分离及流量测量原理 | 第21-31页 |
2.1 液相流量测量原理 | 第22-25页 |
2.1.1 液相速度测量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1.2 速度测量原理 | 第24-25页 |
2.2 气液界面识别 | 第25-27页 |
2.3 气相流量测量原理 | 第27-29页 |
2.3.1 皮托管的类型 | 第27-28页 |
2.3.2 皮托管测速原理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气液两相流管内相分离数值研究 | 第31-44页 |
3.1 整流装置 | 第32-34页 |
3.1.1 整流装置类型及尺寸 | 第32-33页 |
3.1.2 整流装置三维图 | 第33-34页 |
3.1.3 网格划分 | 第34页 |
3.2 旋流叶片数值模拟 | 第34-36页 |
3.2.1 多相流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2.2 湍流模型 | 第35页 |
3.2.3 边界条件 | 第35-36页 |
3.2.4 确认收敛 | 第36页 |
3.3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6-43页 |
3.3.1 椭圆叶片模拟结果 | 第36-38页 |
3.3.2 旋流叶片模拟结果 | 第38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实验系统 | 第44-60页 |
4.1 实验流程 | 第44-45页 |
4.2 实验设备 | 第45-46页 |
4.3 数据采集系统 | 第46-48页 |
4.3.1 数据采集卡 | 第46-48页 |
4.3.2 Labview数据采集软件 | 第48页 |
4.4 实验介质参数 | 第48-49页 |
4.4.1 水的物性参数 | 第48-49页 |
4.4.2 空气的物性参数 | 第49页 |
4.5 探针测量液膜厚度 | 第49-52页 |
4.5.1 探针原理及布置 | 第49-51页 |
4.5.2 电容探针采集方法 | 第51-52页 |
4.6 探针测量实验 | 第52-55页 |
4.6.1 电容探针实物图 | 第52-53页 |
4.6.2 电容探针的标定 | 第53-54页 |
4.6.3 探针标定结果 | 第54-55页 |
4.7 实验装置 | 第55-59页 |
4.7.1 多普勒参数设置 | 第55-58页 |
4.7.2 皮托管的标定 | 第58-5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管内气液两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 | 第60-74页 |
5.1 满管流液相流速分布特性实验验证 | 第60-62页 |
5.2 液膜厚度测量 | 第62-65页 |
5.3 气液两相流测量实验 | 第65-66页 |
5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6-7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