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基础 | 第12-16页 |
1.1.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1.2 中国城市文化体系建设迅速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1.3 集成化设计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 | 第14-16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6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6页 |
1.3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及集成化设计概念理论研究 | 第20-26页 |
2.1 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1.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1.2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| 第21页 |
2.2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概念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2.1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2.2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范围 | 第22-23页 |
2.3 集成化设计理论及概念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3.1 集成化设计产生的背景 | 第23-24页 |
2.3.2 集成化设计的概念 | 第24页 |
2.3.3 集成化设计的特点 | 第24页 |
2.3.4 集成化设计与集成模块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我国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| 第26-39页 |
3.1 我国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发展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 我国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现存问题 | 第27-37页 |
3.2.1 结构与建筑功能的冲突 | 第28-30页 |
3.2.2 空间环境与设备设施的冲突 | 第30-34页 |
3.2.3 空间环境与公共艺术的冲突 | 第34-35页 |
3.2.4 商业系统与后期运营的冲突 | 第35-37页 |
3.3 我国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问题成因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1 缺少设计全过程的集成化考虑 | 第37-38页 |
3.3.2 多专业间的协同设计不足 | 第38页 |
3.3.3 缺少对运营需求的考虑 | 第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原则 | 第39-46页 |
4.1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设计特殊性 | 第39页 |
4.2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流程特性 | 第39-42页 |
4.2.1 建筑设计阶段 | 第40-41页 |
4.2.2 空间设计阶段 | 第41-42页 |
4.2.3 运营设计阶段 | 第42页 |
4.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原则 | 第42-45页 |
4.3.1 空间整合原则 | 第42-43页 |
4.3.2 文化艺术导向原则 | 第43-44页 |
4.3.3 经济效益原则 | 第44-45页 |
4.3.4 模数化原则 | 第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方法研究 | 第46-71页 |
5.1 设计流程的集成化 | 第47-54页 |
5.1.1 以线网总体规划与文化定位为先导 | 第48-50页 |
5.1.2 建立以空间设计阶段为中心的集成化设计流程 | 第50-52页 |
5.1.3 构建循环式优化平台 | 第52-54页 |
5.2 多专业的集成化设计 | 第54-61页 |
5.2.1 空间层级-结构体系与建筑空间的集成化设计 | 第54-58页 |
5.2.2 面域层级-空间艺术与机电设施的集成化设计 | 第58-59页 |
5.2.3 节点层级-商业运营与服务型设施的集成化设计 | 第59-61页 |
5.3 集成模块在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中的应用 | 第61-69页 |
5.3.1 建筑结构预制化集成模块 | 第61-63页 |
5.3.2 艺术化界面集成模块 | 第63-65页 |
5.3.3 商业服务集成模块 | 第65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6章 北京燕房线大石河东站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示范 | 第71-79页 |
6.1 大石河东站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流程 | 第71-74页 |
6.1.1 结合线路主题确定公共空间总体设计思路 | 第71-72页 |
6.1.2 空间设计阶段整合建筑设计及运营阶段需求 | 第72-73页 |
6.1.3 综合各专业进行设计信息整合 | 第73-74页 |
6.2 大石河东站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与集成模块应用 | 第74-78页 |
6.2.1 建筑与结构集成化设计 | 第74-75页 |
6.2.2 空间艺术集成化设计 | 第75-76页 |
6.2.3 标识与功能设备集成化设计 | 第76-77页 |
6.2.4 商业系统集成化设计 | 第77-7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7章 结语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附图目录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学术成果统计 | 第86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4页 |
毕业设计:济南轨道交通R3线——龙洞站公共空间集成化设计 | 第87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