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信贷资产质量与审计费用--来自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贡献第15-16页
2 文献综述第16-28页
    2.1 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对审计费用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对审计费用的研究第18-22页
    2.2 银行审计费用的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2.3 资产质量与审计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文献综述评价第27-28页
3 问题发现与假设提出第28-47页
    3.1 制度背景第2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制度的演变与现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五级分类法下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银行经营困境、金融监管与拨备计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监管指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外部审计流程、审计风险模型与审计费用第40-43页
    3.2 假设提出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息差收窄与贷款分类动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贷款分类与拨备计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良贷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贷款分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第46-47页
4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第47-53页
    4.1 样本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4.2 变量定义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核心变量定义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控制变量定义第48-50页
    4.3 实证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息差收窄与贷款分类动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贷款分类与拨备计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良贷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贷款分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第51-53页
5 统计描述与实证检验第53-74页
    5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描述性统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相关性检验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实证结果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息差收窄与贷款分类动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贷款分类与拨备计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审计师在不良贷款风险和贷款分类风险之间的权衡第58-60页
    5.3 进一步研究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交叉上市的调节效应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第64-66页
    5.4 稳健性检验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扩展样本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替换被解释变量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替换解释变量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Heckman两阶段回归第72-74页
6 结论第74-76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74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74-75页
    6.3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的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研究生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EO变更、企业投资规模与审计费用--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
下一篇:审计师的地理邻近性与客户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