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9页 |
1.2.1 关于大学决策及权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6页 |
1.2.2 关于大学决策结构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3 关于大学决策机制的相关研究 | 第17页 |
1.2.4 关于大学决策权配置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 研究目标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| 第20页 |
1.4.1 研究拟创新点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拟突破难点 | 第20页 |
1.5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 美国公立大学决策权力体制的历史变迁 | 第21-25页 |
2.1 1630年代末至1870年代初:董事会制兴起及董事会权力发展时期 | 第21-22页 |
2.2 1870年代末至二战初期:大学校长权力逐渐增大时期 | 第22-23页 |
2.3 二战初期至1970年代末:大学评议会开始进入权力中心时期 | 第23页 |
2.4 1980 年代初至今:多元主体共享决策权力时期 | 第23-25页 |
3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结构分析——以佛蒙特大学为例 | 第25-31页 |
3.1 佛蒙特大学内部决策权力结构 | 第25-27页 |
3.2 佛蒙特大学内部决策权力主体及其职责 | 第27-31页 |
4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分析——以佛蒙特大学为例 | 第31-37页 |
4.1 佛蒙特大学内部决策权力构成 | 第31页 |
4.2 佛蒙特大学内部决策事务分类 | 第31-32页 |
4.3 佛蒙特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分析 | 第32-37页 |
5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的分权性与制衡性特征——基于佛蒙特大学案例及美国大学校长访谈的分析 | 第37-51页 |
5.1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分权与制衡的扎根分析 | 第38-41页 |
5.2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的分权性特征 | 第41-45页 |
5.2.1 决策分权通过有序的决策结构实现 | 第42-43页 |
5.2.2 权责分明是决策分权的核心表现 | 第43-44页 |
5.2.3 通过“董事会-委员会制”、“董事会-校长制”实现决策分权 | 第44-45页 |
5.3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的制衡性特征 | 第45-51页 |
5.3.1 共治:决策制衡的群体表现 | 第46页 |
5.3.2 沟通:决策制衡的信息渠道 | 第46-47页 |
5.3.3 协商:决策制衡的民主形式 | 第47-48页 |
5.3.4 汇报:决策制衡的必要环节 | 第48-51页 |
6 美国公立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| 第51-57页 |
6.1 我国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现存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6.1.1 我国大学决策结构有待完善、主体权责不明 | 第51-52页 |
6.1.2 我国大学的决策分类不明、程序不完备 | 第52页 |
6.1.3 我国大学的集体决策有待加强 | 第52页 |
6.1.4 我国大学多元主体的决策参与性不强 | 第52-53页 |
6.2 完善我国大学内部决策权力配置的对策 | 第53-57页 |
6.2.1 通过大学章程明晰大学决策结构的功能与定位 | 第53-54页 |
6.2.2 推进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事务中的有效参与 | 第54页 |
6.2.3 实现决策权力主体之间沟通与协商的常态化 | 第54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1:美国佛蒙特大学决策权力矩阵 | 第65-69页 |
附录2:美国大学校长访谈资料的一级编码过程 | 第69-77页 |
附录3:美国大学校长访谈资料的二级编码过程 | 第77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