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降雨诱导型滑坡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地震诱导型滑坡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4 滑坡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5 Geo-studio软件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6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| 第19-31页 |
2.1 滑坡稳定性研究理论与方法 | 第19-27页 |
2.1.1 Bishop法 | 第19-20页 |
2.1.2 摩尔-库伦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1.3 有限元应力法 | 第21-23页 |
2.1.4 最小平均稳定系数法 | 第23页 |
2.1.5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 | 第23-25页 |
2.1.6 点稳定系数法 | 第25-27页 |
2.2 滑坡参数敏感性研究理论与方法 | 第27-30页 |
2.2.1 敏感度函数法 | 第27-28页 |
2.2.2 敏感性系数法 | 第28页 |
2.2.3 正交试验法 | 第28-30页 |
2.3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滑坡稳定性常规计算与分析 | 第31-59页 |
3.1 降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31-46页 |
3.1.1 计算参数选取及模型建立 | 第31-35页 |
3.1.2 结合土体饱和度评价滑坡稳定性 | 第35-46页 |
3.1.3 本节讨论 | 第46页 |
3.2 地震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46-56页 |
3.2.1 计算参数选取及模型建立 | 第46-49页 |
3.2.2 结合最小平均稳定系数法评价滑坡稳定性 | 第49-56页 |
3.2.3 本节讨论 | 第5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滑坡参数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| 第59-93页 |
4.1 滑坡参数敏感性常规计算 | 第59-64页 |
4.2 敏感度函数法的应用研究 | 第64-82页 |
4.2.1 敏感度函数法常规计算 | 第64-77页 |
4.2.2 敏感度函数法结果分析 | 第77-82页 |
4.2.3 本节讨论 | 第82页 |
4.3 快速判定参数敏感性的方法研究 | 第82-87页 |
4.4 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| 第87-91页 |
4.4.1 误差原因分析 | 第88页 |
4.4.2 正交试验法误差校正 | 第88-9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五章 基于有限元极限平衡理论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| 第93-109页 |
5.1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的应用研究 | 第94-101页 |
5.1.1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的常规计算 | 第94-96页 |
5.1.2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与Bishop法的对比分析 | 第96-100页 |
5.1.3 本节讨论 | 第100-101页 |
5.2 点稳定系数法的应用研究 | 第101-106页 |
5.2.1 点稳定系数法判定坡内不稳定区域 | 第101-106页 |
5.2.2 点稳定系数法与Bishop法的对比分析 | 第106页 |
5.2.3 本节讨论 | 第10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9-111页 |
6.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| 第109页 |
6.2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109-110页 |
6.3 展望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