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25页 |
1.1 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7页 |
1.1.1 植物源除草剂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1.2 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资源 | 第14-16页 |
1.1.3 植物源除草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 除草活性物质的测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2.1 种子发芽法 | 第17页 |
1.2.2 幼苗生长法 | 第17页 |
1.2.3 盆栽试验 | 第17-18页 |
1.2.4 大田试验 | 第18页 |
1.3 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、分离及鉴定 | 第18-22页 |
1.3.1 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 | 第18-20页 |
1.3.2 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| 第20-21页 |
1.3.3 除草活性物质的鉴定 | 第21-22页 |
1.4 猪毛蒿除草活性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1页 |
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1.1 供试植物 | 第25页 |
2.1.2 供试药品及试剂 | 第25页 |
2.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2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 | 第26-28页 |
2.3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3.1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对不同供试植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| 第28页 |
2.3.2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对不同供试杂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4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 | 第29-30页 |
2.4.1 一级色谱柱分离 | 第29-30页 |
2.4.2 二级色谱柱分离 | 第30页 |
2.5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GC-MS分析及成份鉴定 | 第30页 |
2.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8页 |
3.1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 | 第31-36页 |
3.1.1 猪毛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| 第31-33页 |
3.1.2 猪毛蒿不同采集时期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| 第33页 |
3.1.3 猪毛蒿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| 第33-34页 |
3.1.4 猪毛蒿不同提取部位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| 第34-35页 |
3.1.5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 | 第35-36页 |
3.2 猪毛蒿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| 第36-41页 |
3.2.1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对不同供试植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3.2.2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对不同供试杂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3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 | 第41-43页 |
3.3.1 一级柱分离 | 第41-42页 |
3.3.2 二级柱分离 | 第42-43页 |
3.4 分离组分的鉴定 | 第43-48页 |
3.4.1 19号样品GC-MS检测结果 | 第44-45页 |
3.4.2 28号样品GC-MS检测结果 | 第45-46页 |
3.4.3 34号样品GC-MS检测结果 | 第46-48页 |
4 讨论 | 第48-52页 |
4.1 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4.2 植物源除草活性作用的生物测定 | 第49-50页 |
4.3 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| 第50-51页 |
4.4 展望 | 第51-52页 |
5 结论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