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框架结构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框架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| 第15-17页 |
1.4.1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1.4.2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界定与理论分析 | 第17-21页 |
2.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2.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2.1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 | 第18-19页 |
2.2.2 对汇率的影响效应 | 第19页 |
2.2.3 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 | 第19-21页 |
3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与传导渠道分析 | 第21-44页 |
3.1 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| 第21-28页 |
3.1.1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| 第21-24页 |
3.1.2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| 第24-26页 |
3.1.3 国际资本流动方向更具多变性 | 第26-28页 |
3.2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| 第28-34页 |
3.2.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变大 | 第28-29页 |
3.2.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| 第29-30页 |
3.2.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式和结构发生改变 | 第30-34页 |
3.3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分析 | 第34-44页 |
3.3.1 通过货币供应量传导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2 通过利率传导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3 通过汇率传导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3.4 通过股市传导分析 | 第41-44页 |
4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44-53页 |
4.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| 第44-45页 |
4.2 VAR模型的构建 | 第45-48页 |
4.2.1 VAR模型的选取 | 第45页 |
4.2.2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2.3 滞后阶数的选择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46-47页 |
4.2.4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| 第47-48页 |
4.3 脉冲响应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4 方差分解 | 第50-52页 |
4.5 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3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54-59页 |
5.2.1 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预警和监管 | 第54-55页 |
5.2.2 完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| 第55-56页 |
5.2.3 加强我国股票市场自身建设 | 第56-57页 |
5.2.4 密切关注美联储加息的动态 | 第57页 |
5.2.5 审慎对待资本项目开放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