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玛才旦电影美学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前言 | 第7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三、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作为创作者的万玛才旦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安静的记录者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万玛才旦的文学创作 | 第14-17页 |
第三节 万玛才旦的影像世界 | 第17-22页 |
一、初创期的“藏地三部曲” | 第17-19页 |
二、探索期的《五彩神箭》 | 第19-20页 |
三、逐渐成熟的《塔洛》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非奇观化的视听美学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画面造型 | 第22-26页 |
一、未修饰的光与色 | 第23-24页 |
二、质朴的构图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原生态的音响效果 | 第26-30页 |
一、极简的母语对白 | 第27-28页 |
二、有意味的环境声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美学特征 | 第30-42页 |
第一节 古典之美的时空观 | 第30-35页 |
一、凝固的时间之美 | 第30-33页 |
二、沉静的空间之美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电影叙事的形式之美 | 第35-38页 |
一、对称平衡之美 | 第36-37页 |
二、对比调和之美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东方美学的寓言性 | 第38-42页 |
一、留白与充盈 | 第38-40页 |
二、无关黑与白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审美意蕴 | 第42-50页 |
第一节 去标签化的原生态表达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自我约束与突围 | 第45-47页 |
第三节 不断寻找与迷失的身份 | 第47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