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8-12页 |
1.1.1 传统CMOS图像传感器 | 第8页 |
1.1.2 AER图像传感器 | 第8-10页 |
1.1.3 AER图像传感器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4 图像特征提取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DVS设计 | 第14-24页 |
2.1 DVS的整体架构 | 第14-21页 |
2.1.1 DVS像素 | 第14-18页 |
2.1.2 DVS逻辑电路 | 第18-19页 |
2.1.3 编码器 | 第19页 |
2.1.4 仲裁器 | 第19-21页 |
2.2 DVS图像传感器系统的缺陷 | 第21-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AER图像传感器图像数据处理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4-44页 |
3.1 图像数据处理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2 DVS图像数据采集 | 第25-28页 |
3.2.1 DVS参数 | 第25-26页 |
3.2.2 PCB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2.3 FPGA管脚分配 | 第27-28页 |
3.3 DVS图像数据传输 | 第28-43页 |
3.3.1 基于异步Slave FIFO模式的USB3.0数据传输方案 | 第29-31页 |
3.3.2 异步Slave FIFO的FPGA接口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3.3 异步Slave FIFO的固件程序设计 | 第33-38页 |
3.3.4 异步Slave FIFO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| 第38-41页 |
3.3.5 异步Slave FIFO数据传输功能验证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基于DVS的目标完整轮廓提取方法 | 第44-60页 |
4.1 轮廓提取简介 | 第44页 |
4.2 轮廓提取方法 | 第44-48页 |
4.3 基于DVS的Y事件生成算法 | 第48-51页 |
4.3.1 第一类Y事件生成算法 | 第49-50页 |
4.3.2 第二类Y事件生成算法 | 第50-51页 |
4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1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5章 基于双摄像头的目标二值化方法 | 第60-76页 |
5.1 图像二值化简介 | 第60页 |
5.2 基于双摄像头的目标二值化方法 | 第60-64页 |
5.2.1 自适应阈值方法 | 第60-62页 |
5.2.2 双摄像头系统 | 第62-64页 |
5.3 算法流程 | 第64-66页 |
5.4 算法实现 | 第66-68页 |
5.4.1 去噪 | 第66页 |
5.4.2 事件融合 | 第66页 |
5.4.3 事件匹配 | 第66-67页 |
5.4.4 伪像去除 | 第67-68页 |
5.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8-75页 |
5.5.1 非均匀光照实验 | 第68-70页 |
5.5.2 低对比度实验 | 第70-72页 |
5.5.3 噪声实验 | 第72-74页 |
5.5.4 亮斑实验 | 第74-7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