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经济法视野下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8页 |
(一)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界定 | 第11-15页 |
1.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2.政府购买服务的三要素 | 第12-13页 |
3 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关系界定 | 第13-15页 |
(二)政府购买服务的经济法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1.经济法规制激励理论。 | 第15-16页 |
2.法权互动理论 | 第16页 |
3.政府失灵理论 | 第16-17页 |
4.社会本位理论 | 第17-18页 |
二、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8-22页 |
(一)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政府购买服务法律法规的设立 | 第18页 |
2.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入增长 | 第18-19页 |
3.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扩大 | 第19页 |
(二)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1.政府购买服务法律规制不够完善。 | 第19-20页 |
2.竞争缺失和救济机制不足。 | 第20-21页 |
3.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21-22页 |
4.缺乏经济法上的激励机制 | 第22页 |
三、政府购买服务法律规制的域外考察 | 第22-27页 |
(一)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规制 | 第22-25页 |
1.美国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规制 | 第22-23页 |
2.英国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规制 | 第23-24页 |
3.新西兰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规制 | 第24-25页 |
(二)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经验总结 | 第25-26页 |
(三)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26-27页 |
1.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| 第26页 |
2.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监管 | 第26页 |
3.提高承接主体的能力 | 第26-27页 |
四、完善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议 | 第27-34页 |
(一)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经济立法 | 第27-29页 |
1.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体系 | 第27-28页 |
2.主体从双方到三方的变更 | 第28页 |
3.明确政府的服务责任承担 | 第28-29页 |
(二)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程序性要求 | 第29-30页 |
1.多样的服务购买方式 | 第29页 |
2.购买服务信息公开与评价 | 第29-30页 |
3.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| 第30页 |
(三)加强政府对于购买服务的监管 | 第30-32页 |
1.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 | 第30页 |
2.服务前的审查机制 | 第30-31页 |
3.服务中的监管机制 | 第31-32页 |
(四)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激励机制和责任划分机制 | 第32-34页 |
1.构建社会组织激励制度 | 第32-33页 |
2.加强服务等级责任划分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