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| 第10页 |
1.1.2 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 | 第10页 |
1.1.3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都市型观光农业园现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及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及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都市型观光农业综述 | 第16-23页 |
2.1 都市型观光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| 第16页 |
2.2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.1 传统观光度假类 | 第16-17页 |
2.2.2 绿色食品生产类 | 第17页 |
2.2.3 农业科技类 | 第17页 |
2.2.4 观光种植类 | 第17页 |
2.2.5 观光养殖业类 | 第17页 |
2.3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2.3.1 前沿性 | 第17-18页 |
2.3.2 综合性 | 第18页 |
2.3.3 景观乡土性 | 第18页 |
2.3.4 明显的季节性 | 第18页 |
2.3.5 可持续性 | 第18-19页 |
2.4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4.1 生产与经济功能 | 第19页 |
2.4.2 平衡生态功能 | 第19页 |
2.4.3 教育科普功能 | 第19页 |
2.4.4 娱乐体验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5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的设计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5.1 景观规划学 | 第20页 |
2.5.2 景观美学 | 第20-21页 |
2.5.3 景观生态学 | 第21页 |
2.5.4 环城游憩带学 | 第21-22页 |
2.5.5 旅游心理学 | 第22-23页 |
3 相关案例分析 | 第23-33页 |
3.1 芝加哥北格兰特农业公园 | 第23-24页 |
3.1.1 区域背景 | 第23页 |
3.1.2 项目概况 | 第23页 |
3.1.3 特色内容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1.4 借鉴经验 | 第24页 |
3.2 台湾苗栗县飞牛休闲牧场 | 第24-26页 |
3.2.1 区域背景 | 第24-25页 |
3.2.2 项目概况 | 第25页 |
3.2.3 特色内容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4 借鉴经验 | 第26页 |
3.3 北京市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| 第26-28页 |
3.3.1 区域背景 | 第26-27页 |
3.3.2 项目概况 | 第27页 |
3.3.3 特色内容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4 借鉴经验 | 第28页 |
3.4 天津杨柳青庄园 | 第28-30页 |
3.4.1 区域背景 | 第28页 |
3.4.2 项目概况 | 第28页 |
3.4.3 特色内容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4.4 借鉴经验 | 第29-30页 |
3.5 观光农业园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| 第30-33页 |
3.5.1 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 | 第30-31页 |
3.5.2 特色不鲜明 | 第31页 |
3.5.3 破坏生态环境 | 第31-32页 |
3.5.4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| 第32-33页 |
4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 | 第33-48页 |
4.1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1.1 因地制宜原则 | 第33页 |
4.1.2 突出特色原则 | 第33页 |
4.1.3 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1.4 科技优先原则 | 第34页 |
4.2 都市型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| 第34-35页 |
4.2.1 重现 | 第34页 |
4.2.2 填充 | 第34页 |
4.2.3 替代 | 第34-35页 |
4.2.4 重构 | 第35页 |
4.3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步骤 | 第35-39页 |
4.3.1 前期准备工作 | 第35页 |
4.3.2 景观定位 | 第35-37页 |
4.3.3 功能分区 | 第37-38页 |
4.3.4 景观结构 | 第38页 |
4.3.5 景观节点 | 第38-39页 |
4.4 都市型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内容 | 第39-48页 |
4.4.1 道路景观 | 第39页 |
4.4.2 水体景观 | 第39-40页 |
4.4.3 建筑景观 | 第40-41页 |
4.4.4 小品景观 | 第41-42页 |
4.4.5 植物景观 | 第42-44页 |
4.4.6 地形景观 | 第44-46页 |
4.4.7 入口景观 | 第46-47页 |
4.4.8 广场景观 | 第47-48页 |
5 清苑区现代农业园区景观设计 | 第48-57页 |
5.1 农业园区的基本概况 | 第48-49页 |
5.1.1 基地现状 | 第48-49页 |
5.1.2 项目服务人群 | 第49页 |
5.2 方案设计 | 第49-55页 |
5.2.1 确定园区整体格局,完善结构布局 | 第49-52页 |
5.2.2 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| 第52-53页 |
5.2.3 乡村符号的挖掘与利用,凸显农业景观艺术 | 第53-54页 |
5.2.4 增加体验性景观,提升互动性 | 第54-55页 |
5.3 主要节点设计 | 第55-56页 |
5.4 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| 第56-5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1 结论 | 第57页 |
6.2 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