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基础理论分析 | 第15-21页 |
2.1 城市道路网 | 第15-18页 |
2.1.1 城市道路网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1.2 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8页 |
2.2 交通小区 | 第18-20页 |
2.2.1 交通小区的划分目的 | 第18页 |
2.2.2 交通小区的特性 | 第18-19页 |
2.2.3 交通小区划分原则 | 第19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初始道路网布局与检验方法 | 第21-40页 |
3.1 城市初始道路网布局的前期工作 | 第21-25页 |
3.1.1 规划年城市道路网基本布局形式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3.1.2 规划年城市规模的确定 | 第22页 |
3.1.3 城市道路网规划相关内容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3.1.4 各类道路横断面形式的确定 | 第23-25页 |
3.1.5 城市现状道路网的分析 | 第25页 |
3.2 城市初始道路网的布局 | 第25-27页 |
3.2.1 主干路 | 第26页 |
3.2.2 次干路 | 第26页 |
3.2.3 支路 | 第26-27页 |
3.2.4 贯彻落实相关意见精神 | 第27页 |
3.3 非机动车车行道用地面积需求预测 | 第27-32页 |
3.3.1 经典需求预测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3.2 经典需求预测方法的完善 | 第28-32页 |
3.4 机动车车行道用地面积需求预测 | 第32-36页 |
3.4.1 经典需求预测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4.2 经典需求预测方法的完善 | 第33-36页 |
3.5 城市初始道路网布局检验 | 第36-37页 |
3.6 车行道用地面积检验 | 第37-39页 |
3.6.1 初始布局得到的车行道用地面积 | 第37-38页 |
3.6.2 需求预测得到的车行道用地面积 | 第38-39页 |
3.6.3 检验车行道用地面积 | 第39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交通小区个数合理确定方法 | 第40-50页 |
4.1 确定小城市交通小区个数的必要性 | 第40页 |
4.2 交通小区个数与交通分配结果精度 | 第40-44页 |
4.2.1 交通分配结果精度的计算 | 第41-43页 |
4.2.2 交通小区个数与交通分配结果精度情况对比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 数学模型建立 | 第44-47页 |
4.3.1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流程 | 第44页 |
4.3.2 具体研究过程 | 第44-47页 |
4.4 交通小区个数合理确定的方法 | 第47-48页 |
4.5 案例 | 第48-49页 |
4.5.1 确定规划年交通小区个数建议值 | 第48页 |
4.5.2 获得规划年交通小区划分方案 | 第48-4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交通分配与评价优化 | 第50-55页 |
5.1 初始道路网信息化 | 第50-51页 |
5.2 交通需求量预测 | 第51-52页 |
5.3 交通分配 | 第52-53页 |
5.4 评价优化 | 第53-5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