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研究--以天水街亭古镇为例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7-19页 |
1.1.1 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1.1.2 丝绸之路与地域文化的兴起 | 第18页 |
1.1.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备受关注 | 第18-1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0-24页 |
1.3.1 人文地理学领域 | 第20-21页 |
1.3.2 社会与历史学领域 | 第21-22页 |
1.3.3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领域 | 第22-23页 |
1.3.4 研究评述 | 第23-24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框架 | 第24-2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.3 研究框架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研究 | 第26-41页 |
2.1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| 第26-27页 |
2.1.1 基本概念 | 第26页 |
2.1.2 本文中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2.1.3 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2.2 传统乡村聚落特征及其分类 | 第27-32页 |
2.2.1 传统村落的特征 | 第27-30页 |
2.2.2 传统村落的分类 | 第30-32页 |
2.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变发展 | 第32-37页 |
2.3.1 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| 第32-36页 |
2.3.2 聚落选址与布局 | 第36-37页 |
2.4 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形态 | 第37-40页 |
2.4.1 聚落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| 第37-39页 |
2.4.2 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| 第39-4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街亭古镇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| 第41-68页 |
3.1 街亭古镇概况 | 第41-44页 |
3.1.1 区位条件 | 第41-42页 |
3.1.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| 第42-44页 |
3.1.3 社会经济情况 | 第44页 |
3.2 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 | 第44-51页 |
3.2.1 历史发展脉络 | 第44-47页 |
3.2.2 丰富多元的文化特征 | 第47-50页 |
3.2.3 非物质文化遗存 | 第50-51页 |
3.3 古镇总体形态格局 | 第51-56页 |
3.3.1 古镇选址 | 第52-54页 |
3.3.2 空间形态演变 | 第54-55页 |
3.3.3 空间结构模式 | 第55-56页 |
3.4 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| 第56-67页 |
3.4.1 点状公共空间 | 第56-58页 |
3.4.2 街巷空间 | 第58-65页 |
3.4.3 广场空间 | 第65-6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4章 街亭古镇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| 第68-88页 |
4.1 传统民居与院落空间 | 第68-76页 |
4.1.1 传统民居整体保存状况 | 第69页 |
4.1.2 落空间布局与特征 | 第69-72页 |
4.1.3 穆家院 | 第72-74页 |
4.1.4 王金祥故居 | 第74-76页 |
4.2 公共建筑及活动空间 | 第76-87页 |
4.2.1 崇福寺 | 第76-78页 |
4.2.2 子美阁 | 第78-80页 |
4.2.3 文昌阁 | 第80-82页 |
4.2.4 山陕会馆 | 第82-85页 |
4.2.5 文庙 | 第85-86页 |
4.2.6 太平堡 | 第86-8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5章 街亭古镇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 | 第88-114页 |
5.1 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| 第88-91页 |
5.1.1 国家层面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政策 | 第88页 |
5.1.2 天水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| 第88-90页 |
5.1.3 街亭古镇的价值与困惑 | 第90-91页 |
5.2 空间形态保护与规划控制 | 第91-102页 |
5.2.1 保护原则 | 第91-92页 |
5.2.2 整体空间格局 | 第92-94页 |
5.2.3 保护层次与分区 | 第94-96页 |
5.2.4 街巷系统空间 | 第96-97页 |
5.2.5 生态景观特色 | 第97页 |
5.2.6 传统建筑风貌 | 第97-102页 |
5.3 街亭古镇的发展策略 | 第102-112页 |
5.3.1 优势与机遇 | 第102-103页 |
5.3.2 街亭发展思路 | 第103-104页 |
5.3.3 保护发展措施 | 第104-105页 |
5.3.4 街亭旅游开发策略 | 第105-11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14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
附录A 街亭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| 第120-124页 |
附录B 住建部关于传统村落的政策文件汇总 | 第124-127页 |
附录C 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27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