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改造特征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题目来源第8页
    1.2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工区勘探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构造变形特征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构造演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6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4-16页
第2章 区地质概况第16-24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2.2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第17-22页
    2.3 重磁电特征第22-24页
第3章 构造特征与样式第24-34页
    3.1 典型构造样式及叠加模式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典型构造样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构造样式叠加第26页
    3.2 野外典型构造剖面解析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石灰沟地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城墙沟地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死狼沟地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旺尕秀地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怀头他拉等地区第31-34页
第4章 地应力特征第34-46页
    4.1 ASR现今地应力测量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现今主应力大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现今主应力方向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小结第38页
    4.2 古构造应力测量及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层面恢复法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应力迹线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古构造应力大小第44-46页
第5章 岩芯裂缝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5.1 岩芯裂缝类型及其特征第46-47页
    5.2 岩芯发育期次与成因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岩芯裂缝发育期次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岩芯裂缝发育成因第49-51页
第6章 应力场数值模拟第51-57页
    6.1 基本过程第51-52页
    6.2 应力大小与方向确定第52页
    6.3 模拟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6.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6.5 有利区带预测第54-57页
第7章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运动动力学及构造演化分析第57-65页
    7.1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第57-60页
    7.2 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演化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构造演化剖面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应力场及构造演化综合分析第63-65页
第8章 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叠前线性非线性反演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研究--以塔里木某地区为例
下一篇:河南省南部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