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1.1 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 荧光检测机理 | 第12-15页 |
1.2.1 分子内电荷转移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光诱导电子转移 | 第13-14页 |
1.2.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| 第14页 |
1.2.4 键通能量转移 | 第14页 |
1.2.5 聚集诱导发光 | 第14-15页 |
1.2.6 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 | 第15页 |
1.3 以常见荧光团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研究进展 | 第15-28页 |
1.3.1 以香豆素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 | 第15-18页 |
1.3.2 以1,8-萘酰亚胺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 | 第18-21页 |
1.3.3 以氧杂蒽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 | 第21-24页 |
1.3.4 以BODIPY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 | 第24-26页 |
1.3.5 以花菁为母体的生物硫醇探针 | 第26-28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工作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香豆素类GSH荧光探针的设计、合成以及生物成像应用 | 第29-41页 |
2.1 前言 | 第29页 |
2.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| 第29-32页 |
2.2.1 主要试剂 | 第29-30页 |
2.2.2 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2.2.3 化合物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2.4 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3 探针的光谱性能 | 第32-36页 |
2.3.1 探针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 | 第32-33页 |
2.3.2 探针的荧光滴定测试 | 第33-34页 |
2.3.3 探针与GSH反应的动力学测试 | 第34-35页 |
2.3.4 探针的选择性实验 | 第35页 |
2.3.5 探针的pH测试 | 第35-36页 |
2.4 探针与GSH反应机理验证 | 第36-37页 |
2.4.1 HR-MS验证 | 第36页 |
2.4.2 ~1HNMR验证 | 第36-37页 |
2.5 探针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| 第37-40页 |
2.5.1 探针的细胞毒性实验 | 第37-38页 |
2.5.2 探针的细胞成像 | 第38-40页 |
2.6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基于香豆素的Cys/Hcy、NAC、GSH多信号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应用 | 第41-57页 |
3.1 前言 | 第41页 |
3.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| 第41-44页 |
3.2.1 主要试剂 | 第41-42页 |
3.2.2 主要仪器 | 第42页 |
3.2.3 探针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3.2.4 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| 第43-44页 |
3.3 探针的光谱性能 | 第44-51页 |
3.3.1 探针与生物硫醇的相互作用 | 第44-45页 |
3.3.2 探针与生物硫醇反应的动力学测试 | 第45-47页 |
3.3.3 探针对不同生物硫醇的滴定测试 | 第47-49页 |
3.3.4 探针在不同pH溶液中荧光性质 | 第49-50页 |
3.3.5 探针的选择性 | 第50-51页 |
3.4 探针与生物硫醇的反应机理验证 | 第51页 |
3.5 探针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| 第51-56页 |
3.5.1 细胞成像 | 第51-54页 |
3.5.2 组织成像 | 第54-55页 |
3.5.3 斑马鱼成像 | 第55-56页 |
3.6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基于香豆素的SO_2荧光探针的设计、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| 第57-68页 |
4.1 前言 | 第57页 |
4.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| 第57-59页 |
4.2.1 主要试剂 | 第57-58页 |
4.2.2 主要仪器 | 第58页 |
4.2.3 探针的设计 | 第58页 |
4.2.4 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8-59页 |
4.3 探针的光谱性能 | 第59-63页 |
4.3.1 测试溶液配制 | 第59页 |
4.3.2 探针的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59-60页 |
4.3.3 探针对不同浓度SO_2的荧光滴定测试 | 第60-61页 |
4.3.4 探针与SO_2反应的动力学测试 | 第61页 |
4.3.5 探针的光稳定性实验 | 第61-62页 |
4.3.6 探针的选择性实验 | 第62-63页 |
4.3.7 探针在不同pH溶液中的荧光性质 | 第63页 |
4.4 探针与SO_2反应机理验证 | 第63-64页 |
4.5 探针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| 第64-67页 |
4.5.1 细胞成像 | 第64-66页 |
4.5.2 组织成像 | 第66页 |
4.5.3 斑马鱼成像 | 第66-67页 |
4.6 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0页 |
附图 | 第8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附录A 常用缩写一览表 | 第92-93页 |
附录B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