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知识产权论文--商标法论文

我国地理标志的商标法保护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言第9-17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-17页
第一章 地理标志的概念和性质第17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巴黎公约》、《马德里协定》与货源标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里斯本协定》与原产地名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TRIPS协议与地理标志第19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厘清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地理标志、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理标志与商标第23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保护地理标志的公法与私法之辨第2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地理标志权”之证伪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理标志应首先适用私法保护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地理标志也适用公法保护第32-37页
第二章 我国的保护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第37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对地理标志的定义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商标法保护体系中的地理标志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专门法保护体系中的地理标志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的双轨制保护模式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商标法保护模式(私法为主的保护模式)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专门法保护模式(公法保护模式)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专门法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混淆公法与私法保护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缺乏建立专门法保护制度的基础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重市场主体的负担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第47-49页
第三章 适用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合理性第49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商标法提供了全面的保护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商标法提供了私法性质的保护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商标法提供了公法性质的保护第51-53页
    第二节 有利于地理标志在其他国家获得保护第53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纠纷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
下一篇:论商品非法性对商标权益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