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督针法结合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
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引言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6-34页 |
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西医研究 | 第16-22页 |
一、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简述 | 第16页 |
二、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| 第16-19页 |
三、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| 第19-21页 |
四、帕金森病的西医治疗概述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中医认识 | 第22-34页 |
一、帕金森病的古代文献记载 | 第22-25页 |
二、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| 第25-28页 |
三、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概况 | 第28-34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34-82页 |
第一节 研究资料 | 第34-37页 |
一、病例来源 | 第34页 |
二、诊断标准 | 第34-37页 |
三、纳入标准 | 第37页 |
四、排除标准 | 第37页 |
五、剔除标准 | 第37页 |
六、脱落标准 | 第37页 |
七、脱落处理 | 第37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 | 第37-42页 |
一、病例分组 | 第37-38页 |
二、治疗方案 | 第38-39页 |
三、针刺意外处理 | 第39-40页 |
四、疗效观察指标 | 第40-41页 |
五、疗效评定标准 | 第41-42页 |
六、不良事件记录 | 第42页 |
七、统计方法 | 第42页 |
第三节 研究结果 | 第42-59页 |
一、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 | 第42-47页 |
二、治疗前后的统计结果 | 第47-59页 |
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| 第59-82页 |
一、颤证的病名讨论 | 第59-60页 |
二、颤证的病因病机 | 第60-61页 |
三、颤证与脑的关系 | 第61-63页 |
四、颤证与五脏的关系 | 第63-66页 |
五、颤证与督脉的关系 | 第66-71页 |
六、主穴选择的分析 | 第71-75页 |
七、量表选择的分析 | 第75-76页 |
八、研究结果的分析 | 第76-79页 |
九、作用机理的讨论 | 第79-82页 |
结语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附录 | 第9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