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插值和主元素分析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观测模型与盲图像恢复 | 第11-14页 |
·低分辨率图像的观测模型 | 第11-13页 |
·盲图像超分辨率恢复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边缘自适应插值算法 | 第17-27页 |
·边缘自适应插值算法 | 第17-24页 |
·传统插值方法简介 | 第17-18页 |
·边缘导向插值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新的边缘导向插值算法 | 第19-21页 |
·自适应最优恢复插值法 | 第21-24页 |
·插值算法的实验对比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人脸超分辨率的基本算法 | 第27-41页 |
·基于学习超分辨率方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图像金字塔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特征变换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| 第30-32页 |
·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人脸超分辨率技术 | 第32-37页 |
·人脸超分辨率的约束条件 | 第32-33页 |
·全局参数模型和局部非参数模型 | 第33-37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基于插值和主元素分析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| 第41-55页 |
·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的误差研究 | 第41-45页 |
·基于插值和主元素分析的人脸超分辨算法 | 第45-50页 |
·本文算法的框架 | 第45-47页 |
·全局人脸的重构 | 第47-48页 |
·局部细节特征的补偿算法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人脸超分辨率软件研制 | 第55-61页 |
·软件环境介绍 | 第55-56页 |
·算法实现及软件界面 | 第56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-69页 |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