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一、关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二、关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的研究 | 第13页 |
三、关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表达方式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四、关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作用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一、理想信念 | 第15-16页 |
二、理想信念教育 | 第16-17页 |
三、话语 | 第17-19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三、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主要内容 | 第22-33页 |
第一节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背景 | 第22-28页 |
一、理论溯源 | 第22-25页 |
二、现实条件 | 第25-28页 |
三、小结 | 第28页 |
第二节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主要内容 | 第28-33页 |
一、知:把握科学理论和基本国情 | 第28-29页 |
二、情: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情怀 | 第29-30页 |
三、意:传承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精神 | 第30-31页 |
四、行:落在实处的党性教育 | 第31-32页 |
五、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方式的创新 | 第33-45页 |
第一节 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统一 | 第33-36页 |
一、提纲挈领:深厚的理论素养凝练概括 | 第33-34页 |
二、深入浅出:通俗的民间俚语恰如其分 | 第34-36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6页 |
第二节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| 第36-39页 |
一、润物无声: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 | 第36-38页 |
二、与时俱进:网络新鲜词汇的融会贯通 | 第38-39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9页 |
第三节 针对性与人文性相协调 | 第39-45页 |
一、问题意识:以突出问题为主抓手 | 第39-40页 |
二、直击人心:以文学修辞为情感共鸣武器 | 第40-41页 |
三、同频共振:以故事案例来凝聚共识 | 第41-43页 |
四、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效果 | 第45-51页 |
第一节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理论效果 | 第45-47页 |
一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话语宝库 | 第45-46页 |
二、转变文风,提高意识形态话语的有效渗透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实践效果 | 第47-51页 |
一、统一意识形态,明确党员奋斗目标 | 第47-48页 |
二、防微杜渐,净化党政治生活,夯实执政基础 | 第48-49页 |
三、凝聚共识,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习近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 | 第51-61页 |
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思维创新 | 第51-54页 |
一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 | 第51-52页 |
二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方式 | 第52-54页 |
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 | 第54-57页 |
一、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大众话语资源 | 第54-55页 |
二、对新媒体网络话语资源的借鉴和吸收 | 第55-56页 |
三、继承借鉴优秀文化凸显学科色彩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原则 | 第57-61页 |
一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原则 | 第57-58页 |
二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 | 第58页 |
三、坚持方向性和开放性原则相统一 | 第58-59页 |
四、坚持批判性和针对性原则相统一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