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16页 |
| 1.1 海洋天然产物 | 第9页 |
| 1.2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APLYSIATOXIN毒素类似物 | 第9-12页 |
| 1.3 药物靶点预测与分子对接 | 第12-16页 |
| 1.3.1 反向药物靶点预测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1.3.2 正向分子对接技术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海南蓝藻LYNGBYA SP.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 | 第16-31页 |
| 2.1 二氯甲烷萃取层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 | 第16-19页 |
| 2.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19-31页 |
| 2.2.1 化合物A1的结构鉴定 | 第19-23页 |
| 2.2.2 化合物A2的结构鉴定 | 第23-26页 |
| 2.2.3 化合物A3的结构鉴定 | 第26-31页 |
| 第3章 蓝藻LYNGBYA SP.中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| 第31-40页 |
| 3.1 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| 第31-32页 |
| 3.1.1 实验原理 | 第31页 |
| 3.1.2 实验方法与细胞 | 第31页 |
| 3.1.3 实验结果说明 | 第31-32页 |
| 3.2 化合物的离子通道活性研究 | 第32-34页 |
| 3.2.1 实验原理 | 第32页 |
| 3.2.2 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| 3.2.3 药物配制 | 第32页 |
| 3.2.4 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3.2.5 实验结果说明 | 第33-34页 |
| 3.3 化合物的PKC激酶活性研究 | 第34-35页 |
| 3.3.1 实验原理 | 第34页 |
| 3.3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3.3.3 实验结果 | 第35页 |
| 3.4 实验部分 | 第35-40页 |
| 3.4.1 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35-36页 |
| 3.4.2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数据 | 第36-38页 |
| 3.4.3 蓝藻Lyngbyasp.的形态和分子学鉴定 | 第38-40页 |
| 第4章 DOLASTATIN 16的潜在靶点预测及分子对接研究 | 第40-46页 |
| 4.1 实验背景 | 第40页 |
| 4.2 实验流程 | 第40-41页 |
| 4.3 实验方法 | 第41页 |
| 4.3.1 Dolastatin 16的潜在靶点预测 | 第41页 |
| 4.3.2 Dolastatin 16与靶蛋白的分子对接 | 第41页 |
| 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6页 |
| 4.4.1 Dolastatin 16的PharmMapper的靶点预测 | 第41-43页 |
| 4.4.2 Dolastatin 16与FKBP1A的分子对接 | 第43-46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| 第55-56页 |
| 附录 | 第56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