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服务的供需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--以上海市P街道为例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8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具体问题 | 第10-11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社区服务供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社区服务供需的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一、社区 | 第18-19页 |
二、社区服务 | 第19页 |
三、供给和需求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社区服务供需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一、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| 第20页 |
二、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0-21页 |
三、理论分析框架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P街道社区服务的供需情况分析 | 第22-41页 |
第一节 P街道社区的概况及样本特点 | 第22-25页 |
一、P街道社区的基本概况 | 第22-23页 |
二、样本的基本概况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P街道社区服务的供给情况分析 | 第25-31页 |
一、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 | 第25-26页 |
二、社区服务的供给渠道 | 第26-27页 |
三、社区服务的供给内容 | 第27-31页 |
第三节 P街道社区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 | 第31-38页 |
一、社区居民的主要特征 | 第31-32页 |
二、社区居民的需求表达渠道 | 第32-33页 |
三、社区居民的未来服务需求 | 第33-38页 |
第四节 社区服务供需主体互动分析 | 第38-41页 |
一、社区居民诉求表达分析 | 第39页 |
二、服务供给主体诉求回应分析 | 第39-40页 |
三、供需主体之间的互动效果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P街道社区服务供需失衡原因 | 第41-45页 |
一、行政化现象影响社区服务的质量 | 第41-42页 |
二、社区居民对第三方社会力量信任度不高 | 第42-43页 |
三、居民主体意识不够强烈、需求表达机制不够完善 | 第43页 |
四、对社区服务的质量缺乏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优化社区服务供需平衡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5-49页 |
一、政府及社区居委明确自身职能定位 | 第45-46页 |
二、着力推动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 | 第46-47页 |
三、建立合理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| 第47页 |
四、完善社区服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不足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附录1 | 第56-60页 |
附录2 | 第60-64页 |
附录3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