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本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本课题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11-13页 |
1.3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3.1 电池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3.2 充电技术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6-26页 |
2.1 电动汽车充电站概述 | 第16-20页 |
2.1.1 供电系统 | 第16-17页 |
2.1.2 充电系统 | 第17-20页 |
2.1.3 监控系统 | 第20页 |
2.1.4 配套设施 | 第20页 |
2.2 项目管理概述 | 第20-23页 |
2.2.1 项目管理定义 | 第20-21页 |
2.2.2 项目管理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2.3 项目管理形式 | 第22-23页 |
2.3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| 第23-26页 |
2.3.1 综合评价定义特点 | 第23-24页 |
2.3.2 综合评价法要素 | 第24页 |
2.3.3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可行性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1 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| 第26页 |
3.2 政策适应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石家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系统设计研究 | 第30-47页 |
4.1 国内充电市场充电服务商 | 第30-31页 |
4.2 河北范围内主要竞争对手建站及运营情况 | 第31-32页 |
4.3 石家庄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建设现状 | 第32-33页 |
4.4 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4.1 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运营模式 | 第33-34页 |
4.4.2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模式的选择 | 第34页 |
4.5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环境经济影响 | 第34-36页 |
4.5.1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| 第34页 |
4.5.2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| 第34-35页 |
4.5.3 我国对电动汽车进行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及意义 | 第35-36页 |
4.6 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系统 | 第36-46页 |
4.6.1 车联网平台子系统 | 第36-37页 |
4.6.2 实时监控子系统 | 第37页 |
4.6.3 抢修子系统 | 第37-38页 |
4.6.4 巡视管理 | 第38-39页 |
4.6.5 检修管理 | 第39-40页 |
4.6.6 停运管理 | 第40-44页 |
4.6.7 客户服务管理 | 第44-4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7-52页 |
5.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页 |
5.2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7-51页 |
5.2.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-48页 |
5.2.2 指标设计、定义及说明 | 第48-5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6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综合评价 | 第52-60页 |
6.1 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管理评价分析现状 | 第52-53页 |
6.2 指标综合评价分析 | 第53页 |
6.3 AHP法 | 第53-56页 |
6.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56-57页 |
6.5 综合评价过程 | 第57-59页 |
6.6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9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