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风力发电技术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3 双馈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风电接入电网后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 | 第17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17-22页 |
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2.2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3 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| 第22-26页 |
2.3.1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控制策略 | 第22-25页 |
2.3.2 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| 第25-26页 |
2.4 仿真验证 | 第26-29页 |
2.4.1 稳态运行时双馈风电机组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4.2 暂态运行时双馈风电机组模型 | 第28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双馈风电机组对称故障时的等效电路 | 第31-39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双馈风电机组简化等效电路 | 第31-33页 |
3.3 撬棒电阻投入后的等效电动势计算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4 稳态阶段等效电动势计算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5 仿真验证 | 第36-3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双馈风电机组不对称故障时的等效电路 | 第39-48页 |
4.1 引言 | 第39页 |
4.2 不对称故障时的负序等效电路 | 第39-40页 |
4.3 撬棒电阻投入后的等效电动势计算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4 不对称故障双馈控制阶段的等效电动势计算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5 仿真验证 | 第43-4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适用于双馈风电场的保护方案研究 | 第48-58页 |
5.1 引言 | 第48页 |
5.2 双馈风电机组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5.2.1 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5.2.2 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5.2.3 风电机组弱馈特性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5.3 传统继电保护方式的适用性研究 | 第52-56页 |
5.3.1 纵联差动保护的适用性 | 第52-54页 |
5.3.2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适用性 | 第54-55页 |
5.3.3 仿真验证 | 第55-56页 |
5.4 适用于风电场汇流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案 | 第56-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6.1 结论 | 第58页 |
6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