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6页 |
1.1 背景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设施蔬菜研究及发展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主要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2 沁水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6-26页 |
2.1 沁水县基本概况 | 第16页 |
2.1.1 地质条件 | 第16页 |
2.1.2 气候条件 | 第16页 |
2.1.3 农业资源 | 第16页 |
2.2 沁水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2.1 行政区划 | 第16页 |
2.2.2 人口结构 | 第16页 |
2.2.3 经济发展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3 沁水县农业产业布局概况 | 第17页 |
2.4 沁水县贫困状况 | 第17-19页 |
2.4.1 沁水县贫困人口及分布状况 | 第17-18页 |
2.4.2 沁水县设施蔬菜产业扶贫制约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5 沁水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| 第19-26页 |
2.5.1 蔬菜种植品种丰富,产量逐年提升 | 第19-20页 |
2.5.2 设施蔬菜布局合理、发展迅猛 | 第20-21页 |
2.5.3 设施蔬菜园区实现了高标准、现代化 | 第21页 |
2.5.4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与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| 第21-22页 |
2.5.5 设施蔬菜销售渠道多样、招商引资多重 | 第22-23页 |
2.5.6 沁水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优势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5.7 沁水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有利基础 | 第24-26页 |
3 沁水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与困境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1 农产品销售及流通渠道不畅 | 第26页 |
3.2 产业体系不完善、产业化水平低 | 第26页 |
3.3 专业技术水平低 | 第26-27页 |
3.4 专项资金缺乏 | 第27页 |
3.5 管理模式不科学 | 第27-28页 |
4 沁水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| 第28-36页 |
4.1 政策保障措施 | 第28-30页 |
4.1.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| 第28页 |
4.1.2 财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| 第28-29页 |
4.1.3 设施蔬菜扶贫机制不断完善 | 第29页 |
4.1.4 抓好政策落地,提升管理水平 | 第29页 |
4.1.5 农业科学创新驱动,农业水平逐步提升 | 第29-30页 |
4.1.6 落实工作责任,切实抓好依法治农 | 第30页 |
4.2 产业体系发展措施 | 第30-33页 |
4.2.1 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| 第30页 |
4.2.2 拓宽蔬菜产品销售网,发展电商销售网络 | 第30-31页 |
4.2.3 打造设施蔬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| 第31页 |
4.2.4 建立健全病虫害预防机制 | 第31页 |
4.2.5 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化,打造知名品牌 | 第31-32页 |
4.2.6 开发现代农业的旅游、休闲功能 | 第32页 |
4.2.7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、打造设施蔬菜服务队伍 | 第32页 |
4.2.8 市场引导、科技支撑,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| 第32-33页 |
4.3 制定产业发展目标 | 第33-34页 |
4.3.1 总体目标 | 第33页 |
4.3.2 具体目标 | 第33-34页 |
4.4 规划产业规模布局 | 第34页 |
4.4.1 规划设施蔬菜产业园区 | 第34页 |
4.4.2 设定设施蔬菜产业规模 | 第34页 |
4.5 谋划设施蔬菜产业扶贫带动效果 | 第34-35页 |
4.6 落实具体建设重点 | 第35-36页 |
4.6.1 推进基地项目建设,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 | 第35页 |
4.6.2 推广设施蔬菜配套技术,培养职业农民 | 第35-36页 |
5 沁水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效益预期及展望 | 第36-38页 |
5.1 经济效益 | 第36页 |
5.2 社会效益 | 第36-37页 |
5.3 生态效益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Abstract | 第41页 |
致谢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