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 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16页 | 
| 1.1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9-12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 
| 1.3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 
| 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 
| 第2章 考虑地球曲率的二维MT正演 | 第16-33页 | 
| 2.1 大地电磁偏微分方程 | 第16-18页 | 
| 2.2 大地电磁变分问题 | 第18-20页 | 
| 2.3 有限单元法 | 第20-26页 | 
| 2.4 程序设计 | 第26-27页 | 
| 2.5 模型算例 | 第27-32页 | 
| 2.5.1 均匀半空间模型 | 第27-28页 | 
| 2.5.2 H型地电模型 | 第28-29页 | 
| 2.5.3 高、低电阻率异常体模型 | 第29-32页 | 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 
| 第3章 考虑地球曲率的二维MT反演 | 第33-40页 | 
| 3.1 目标函数的构建 | 第33页 | 
| 3.2 NLCG反演算法理论 | 第33-34页 | 
| 3.3 高、低阻异常体模型反演 | 第34-36页 | 
| 3.4 不同剖面长度模型对比 | 第36-37页 | 
| 3.5 不同异常体长度模型对比 | 第37-38页 | 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 
| 第4章 福贡-陆良MT剖面野外资料采集和处理 | 第40-57页 | 
| 4.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40-43页 | 
| 4.1.1 区域构造背景 | 第40-42页 | 
| 4.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42-43页 | 
| 4.2 资料采集和处理 | 第43-48页 | 
| 4.2.1 测线位置 | 第43-45页 | 
| 4.2.2 资料采集 | 第45-46页 | 
| 4.2.3 资料处理 | 第46-48页 | 
| 4.3 ARIMA模型预测大地电磁缺失数据 | 第48-52页 | 
| 4.3.1 MT数据缺失现象 | 第48页 | 
| 4.3.2 ARIMA模型预测原理 | 第48-49页 | 
| 4.3.3 ARIMA模型预测实例 | 第49-52页 | 
| 4.4 Niblett-Bostick穿透深度分析 | 第52-54页 | 
| 4.5 计算电性主轴和二维偏离度 | 第54-56页 | 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 
| 第5章 福贡-陆良MT剖面电性结构研究 | 第57-64页 | 
| 5.1 反演结果对比 | 第57-60页 | 
| 5.1.1 二维剖面三维反演 | 第57-58页 | 
| 5.1.2 结果对比 | 第58-60页 | 
| 5.2 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| 第60-61页 | 
| 5.3 电性结构与矿产的关系 | 第61页 | 
| 5.4 电性结构与地震的关系 | 第61-63页 | 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 
| 结论 | 第64-65页 | 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