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前言 | 第9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进展 | 第10-21页 |
1.2.1 有机磷与矿物界面作用 | 第10-16页 |
1.2.2 腐殖酸与矿物界面作用 | 第16-18页 |
1.2.3 腐殖酸对磷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1.2.4 阳离子对有腐殖酸与磷在矿物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1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1 试剂与矿物合成 | 第23页 |
2.1.1 试剂 | 第23页 |
2.1.2 赤铁矿的合成 | 第23页 |
2.2 样品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1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3页 |
2.2.2 比表面积(SSA)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3 腐殖酸提取 | 第24-25页 |
2.3.1 HA的提纯 | 第24页 |
2.3.2 FA的提取分离 | 第24-25页 |
2.4 吸附等温线实验 | 第25-26页 |
2.4.1 腐殖酸吸附等温线 | 第25页 |
2.4.2 磷吸附等温线 | 第25-26页 |
2.5 磷吸附-解吸动力学实验 | 第26页 |
2.5.1 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26页 |
2.5.2 磷解附动力学实验 | 第26页 |
2.6 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(ATR-FTIR) | 第26-28页 |
2.6.1 不同顺序加入IHP和FA在赤铁矿表面吸附(动态ATR-FTIR) | 第26-27页 |
2.6.2 不同顺序加入IHP和FA在赤铁矿表面吸附(静态ATR-FTIR) | 第27-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70页 |
3.1 矿物和腐殖酸的性质 | 第28-29页 |
3.1.1 矿物的鉴定和表征 | 第28-29页 |
3.1.2 腐殖酸的性质 | 第29页 |
3.2 腐殖酸对有机磷在勃姆石上吸附-解吸的影响 | 第29-46页 |
3.2.1 HA浓度对磷吸附的影响 | 第29-35页 |
3.2.2 不同有机酸对植酸吸附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2.3 HA对不同结构有机磷吸附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2.4 pH对HA与磷竞争吸附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3.2.5 磷在勃姆石表面的解吸 | 第44-45页 |
3.2.6 小结 | 第45-46页 |
3.3 FA对IHP在赤铁矿表面吸附过程的影响及机制 | 第46-70页 |
3.3.1 IHP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 | 第46-48页 |
3.3.2 IHP与FA的吸附解吸红外光谱-动态ATR-FTIR | 第48-55页 |
3.3.3 IHP与FA的吸附解吸红外光谱-静态ATR-FTIR | 第55-69页 |
3.3.4 小结 | 第69-70页 |
4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70-71页 |
4.1 主要结论 | 第70页 |
4.2 研究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