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企业投资老挝矿业开发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| 第9-11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价值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路线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梳理 | 第13-17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第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8页 |
第二节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老挝矿业投资现状 | 第20-35页 |
第一节 老挝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其开发现状 | 第20-26页 |
一、老挝区域地质概况 | 第20-21页 |
二、老挝矿产及成矿带划分 | 第21-26页 |
第二节 老挝的矿产资源的勘测与开发现状 | 第26-30页 |
一、老挝矿产资源勘测现状 | 第27-28页 |
二、老挝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开发的现状 | 第30-35页 |
一、中国企业对老挝的直接投资 | 第30-31页 |
二、中国企业对老挝矿业的投资占比 | 第31-33页 |
三、中国矿企对在老挝经济中的地位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中国企业投资老挝矿业开发的经济影响 | 第35-41页 |
第一节 对老挝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一、矿产值对GDP贡献大 | 第35-36页 |
二、增加老挝就业机会 | 第36-37页 |
三、优化老挝产业结构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对中国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一、中国矿业“走出去” | 第39页 |
二、弥补中国资源稀缺 | 第39-40页 |
三、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的SWOT分析 | 第41-55页 |
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的优势分析(S) | 第41-46页 |
一、资源互补优势 | 第41-42页 |
二、地缘及政治优势 | 第42页 |
三、资本和融资优势 | 第42-45页 |
五、技术优势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的劣势分析(W) | 第46-49页 |
一、老挝国内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拉动 | 第46页 |
二、老挝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 | 第46-47页 |
三、老挝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完善 | 第47-48页 |
四、双方信息不对称 | 第48页 |
五、中国企业投资缺少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的机遇分析(O) | 第49-51页 |
一、中国和老挝友好的经济政治关系 | 第49-50页 |
三、中国未来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| 第50-51页 |
第四节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投资的威胁分析(T) | 第51-53页 |
二、老挝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| 第51-52页 |
三、老挝存在对矿产资源有保护主义政策 | 第52页 |
四、法律制度不健全 | 第52-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促进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开发的对策 | 第55-59页 |
第一节 基于S-O采取的对策 | 第55-56页 |
一、发挥互补优势推进两国合作 | 第55页 |
二、加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基于W-O采取的对策 | 第56-57页 |
一、改善老挝基础设施 | 第56页 |
二、重视当地环境保护 | 第56-57页 |
一、充分利用双方利好政策 | 第57页 |
二、加大对老挝矿产的开发深度 | 第57页 |
第四节 基于W-T采取的对策 | 第57-59页 |
一、健全老挝司法体系,提高政府效率 | 第57-58页 |
二、加快文化融合 | 第58页 |
三、加强矿业投资信息平台建设 | 第58-59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不足 | 第59-61页 |
第一节 主要结论 | 第59页 |
第二节 研究不足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