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--测绘遥感技术论文

基于InSAR技术的DEM重建理论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InSAR进行DEM重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常规两轨法重建DEM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多基线InSAR技术重建DEM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TerraSAR-X/Tan DEM-X技术重建DEM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7-19页
第二章 InSAR技术重建DEM原理及误差分析第19-34页
    2.1 InSAR DEM重建基本原理第19-22页
    2.2 InSAR DEM重建流程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影像配准及重采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干涉图的生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平地/地形相位去除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干涉图滤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相位解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基线精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DEM重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InSAR成果后处理第26-28页
    2.3 InSAR DEM重建的主要误差来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失相干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影像畸变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基线解算误差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大气效应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形变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系统热噪声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解缠误差第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 传统多基线InSAR DEM重建理论及其应用第34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传统多基线算法获取DEM基本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3.3 多基线InSAR DEM重建方法用于甘肃黑方台地区DEM重建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区域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数据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基线InSAR DEM重建技术流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改进的多基线InSAR DEM重建理论及其应用第43-6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改进的多基线InSAR DEM重建方案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改进的动态DEM解算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计矩阵优化选取问题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升降轨DEM的融合第46-48页
    4.3 模拟实验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观测值模拟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DEM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实验第52-56页
    4.4 改进的多基线InSAR DEM重建方法用于甘肃黑方台地区DEM重建第56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改进的多基线InSAR DEM重建技术流程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五章 改进的TerraSAR-X/TanDEM-X时序DEM获取理论及应用第66-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6页
    5.2 TerraSAR-X/TanDEM-X重建DEM基本原理第66-68页
    5.3 时序TerraSAR-X/TanDEM-X DEM获取方法第68-69页
    5.4 TerraSAR-X/TanDEM-X在克利夫兰火山熔岩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第6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研究背景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研究区域概况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实验数据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时序DEM重建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2-93页
致谢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产大面阵航测相机DMZⅡ摄影数据快速处理技术
下一篇:陕北黄土高原蒸散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