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斜拉桥论文

矮塔斜拉桥设计参数对其地震灾变性能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桥型的诞生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情况第12-15页
    1.2 矮塔斜拉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矮塔斜拉桥抗震分析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-20页
第二章 矮塔斜拉桥设计参数及地震反应分析理论第20-32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20页
    2.2 结构总体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结构体系划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孔跨布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梁及拉索布置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桥墩与索塔第22页
    2.3 地震反应分析理论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静力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应谱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动力时程分析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静力推覆分析法(Pushover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增量动力分析法(IDA)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1 增量动力分析法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2 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3 增量动力分析法(IDA)的步骤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4 增量动力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矮塔斜拉桥有限元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第32-49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2页
    3.2 背景桥梁工程概况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动力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模型与建模原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桩—土作用的模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非线性问题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钢筋混凝土恢复力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1 单轴恢复力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2 西江特大桥桥墩恢复力模型特征参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0页
    3.4 动力特性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自振特性计算理论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特征值求解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西江特大桥自振特性计算结果第42-4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不同设计参数下的地震响应分析第49-79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9页
    4.2 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延性系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强屈比第50-51页
    4.3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选取原则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DA分析中地震波的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4.4 双肢薄壁墩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计算模型及地震波加载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4.5 墩梁连接形式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计算模型及地震波加载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9-67页
    4.6 桥墩高跨比第6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计算模型及地震波加载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8-7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附录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夏季小白菜栽培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探讨
下一篇:掺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