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1.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5页 |
| 1.2.1 浙西南早前寒武基底变质作用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1.2.2 八都群长英质岩石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1.2.3 存在问题 | 第15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5-17页 |
| 1.3.1 论文主要涉及石榴角闪二长片麻岩几个方面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1.3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6-17页 |
| 1.4 实验设计、测试条件 | 第17-18页 |
| 1.4.1 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| 1.4.2 测试条件 | 第17-18页 |
| 1.5 实际工作量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20-26页 |
| 2.1 地层 | 第20-24页 |
| 2.1.1 陈蔡群 | 第20-21页 |
| 2.1.2 八都群 | 第21-22页 |
| 2.1.3 龙泉群 | 第22-24页 |
| 2.2 显生宙地层 | 第24页 |
| 2.3 构造 | 第24-25页 |
| 2.4 岩浆岩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岩石学与矿物化学特征 | 第26-38页 |
| 3.1 野外产状及分布 | 第26页 |
| 3.2 显微岩相学与矿物化学特征 | 第26-34页 |
| 3.3 变质演化过程 | 第34-35页 |
| 3.4 变质作用PT条件 | 第35-38页 |
| 3.4.1 矿物地质温压计 | 第35-36页 |
| 3.4.2 相平衡模拟 | 第36-38页 |
| 第4章 锆石U-P年代学 | 第38-45页 |
| 4.1 锆石形态学特征 | 第38-39页 |
| 4.2 锆石U-P定年结果 | 第39-45页 |
|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5-50页 |
| 5.1 主量元素 | 第46-48页 |
| 5.2 微量元素 | 第48-50页 |
|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50-57页 |
| 6.1 浙西南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成因 | 第50-52页 |
| 6.2 古元古代岩浆热事件构造背景 | 第52-54页 |
| 6.3 印支期变质事件构造背景 | 第54-56页 |
| 6.4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75页 |
|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