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汤显祖道家、道教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11页
第一章 汤显祖的道家思想形成的原因第11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社会风尚及家学的影响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统治者的提倡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会风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家学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生的坎坷与仕路的艰难第15-17页
    第三节 汤显祖与《阴符经解》第17-18页
    第四节 汤显祖与净明道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高攀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屠隆第20-25页
第二章 汤显祖的道家思想与诗学观念第25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养气论——作家进行审美创作的心理蓄机和精神准备第25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道家心性论与汤显祖的“灵性说”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道家“贵时主变”与汤显祖的“因革说”第28-30页
第三章 道家思想对汤显祖诗歌思想内容的影响第30-41页
    第一节 汤显祖诗歌中的道家意象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道士和道观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紫”字的频繁使用第33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汤显祖诗歌中的道家思想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天道自然”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清虚自守,节欲保躬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“生死虚空一暮朝,由来得道始逍遥”(《哭戴愚斋老师》)第38-41页
第四章 道家思想与汤显祖诗歌“清”的风格第41-47页
    (一)清澹第42-43页
    (二)清朗第43-44页
    (三)清虚第44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陈季同的中国形象自塑
下一篇:从家庭关系分析《甜菜女皇》中女性人物身份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