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项目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2.1 生长发育标准制定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评估研究情况 | 第15-16页 |
1.2.3 Android平台软件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与技术综述 | 第20-26页 |
2.1 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0-22页 |
2.1.1 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0-21页 |
2.1.2 软件设计方案 | 第21页 |
2.1.3 硬件通信方式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2 Android系统概述 | 第22-25页 |
2.2.1 Android应用开发四大组件 | 第23-24页 |
2.2.2 Android视图架构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儿童成长发育管理平台的硬件设计 | 第26-39页 |
3.1 成长发育平台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架构 | 第26页 |
3.2 身高测量模块设计 | 第26-30页 |
3.2.1 超声波测量原理 | 第27-28页 |
3.2.2 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电路 | 第28-29页 |
3.2.3 温度补偿 | 第29-30页 |
3.2.4 测量偏差的产生 | 第30页 |
3.3 体重测量模块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3.1 体重测量原理 | 第31页 |
3.3.2 传感器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3.3 体重数据模数转换电路 | 第32-33页 |
3.4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4.1 电路供电模块 | 第33-34页 |
3.4.2 电路升压模块 | 第34-35页 |
3.5 蓝牙电路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5.1 蓝牙4.0传输优点 | 第35页 |
3.5.2 蓝牙电路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6 硬件系统实物搭建 | 第36-38页 |
3.6.1 数据采集终端电路设计 | 第36-3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儿童成长发育管理平台的软件方案设计 | 第39-74页 |
4.1 成长曲线设计 | 第39-45页 |
4.1.1 曲线数据标准 | 第39页 |
4.1.2 曲线参数指标 | 第39-40页 |
4.1.3 曲线评分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1.4 曲线解读评价 | 第42-45页 |
4.2 Android客户端 | 第45-60页 |
4.2.1 注册界面 | 第46-47页 |
4.2.2 添加用户界面 | 第47-48页 |
4.2.3 主界面 | 第48-51页 |
4.2.4 历史曲线界面 | 第51-58页 |
4.2.5 足迹界面 | 第58-59页 |
4.2.6 客户端APP特点 | 第59-60页 |
4.3 蓝牙操作 | 第60-62页 |
4.3.1 BroadcastReceiver中action介绍 | 第60-61页 |
4.3.2 蓝牙数据格式简介 | 第61页 |
4.3.3 蓝牙数据处理流程 | 第61-62页 |
4.4 本地数据存储 | 第62-65页 |
4.4.1 Android存储技术 | 第62-63页 |
4.4.2 数据结构与数据表设计 | 第63-65页 |
4.5 云端数据存储 | 第65-69页 |
4.5.1 云端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| 第65-66页 |
4.5.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| 第66-68页 |
4.5.3 移动端服务接口设计与实现 | 第68-69页 |
4.6 Web端设计 | 第69-73页 |
4.6.1 主界面 | 第70页 |
4.6.2 儿童信息查看 | 第70-72页 |
4.6.3 成长曲线查看 | 第72-73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成长发育系统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的测试 | 第74-84页 |
5.1 Android软件测试概述 | 第74页 |
5.2 成长发育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单元测试 | 第74-76页 |
5.3 成长发育平台数据管理系统系统测试 | 第76-78页 |
5.3.1 系统测试简介 | 第76页 |
5.3.2 整体功能测试 | 第76-78页 |
5.3.3 数据误差分析 | 第78页 |
5.4 蓝牙相关测试 | 第78-83页 |
5.4.1 蓝牙信号强度测试和数据传输测试 | 第79页 |
5.4.2 蓝牙连接测试 | 第79-8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总结 | 第84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附录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