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14-26页 | 
| 1.1 背景介绍 | 第14-16页 | 
| 1.1.1 微波遥感 | 第14-16页 | 
| 1.1.2 静止轨道 | 第16页 | 
| 1.2 微波辐射计 | 第16-19页 | 
| 1.2.1 微波辐射计简介 | 第16-17页 | 
| 1.2.2 微波辐射计原理 | 第17-19页 | 
| 1.3 星载微波辐射计发展 | 第19-21页 | 
| 1.3.1 国际星载微波辐射计发展 | 第19-20页 | 
| 1.3.2 国内星载微波辐射计发展 | 第20-21页 | 
| 1.4 微波辐射计系统仿真及目标建模的意义 | 第21-22页 | 
| 1.5 微波辐射计系统仿真和目标建模仿真的研究概况 | 第22-23页 | 
| 1.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23-26页 | 
| 第2章 静止轨道干涉式毫米波大气探测系统 | 第26-36页 | 
| 2.1 静止轨道干涉式毫米波大气探测仪研究背景 | 第26-27页 | 
| 2.2 综合孔径辐射计 | 第27-33页 | 
| 2.2.1 综合孔径辐射计简介 | 第27-28页 | 
| 2.2.2 综合孔径辐射计发展 | 第28-30页 | 
| 2.2.3 综合孔径辐射计工作原理 | 第30-33页 | 
| 2.3 静止轨道干涉式毫米波大气探测仪 | 第33-36页 | 
| 第3章 目标亮温建模系统仿真 | 第36-56页 | 
| 3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 
| 3.2 全球再分析资料FNL | 第37-40页 | 
| 3.3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| 第40-52页 | 
| 3.4 快速辐射传输模型 | 第52-56页 | 
| 第4章 目标亮温建模系统实验 | 第56-70页 | 
| 4.1 引言 | 第56-57页 | 
| 4.2 采用传统顺序方法搭建目标建模系统 | 第57-59页 | 
| 4.3 采用并行方法搭建目标建模系统 | 第59-63页 | 
| 4.3.1 技术支撑 | 第59-62页 | 
| 4.3.2 利用作业提交系统搭建快速辐射传输模型 | 第62页 | 
| 4.3.3 目标亮温建模系统搭建 | 第62-63页 | 
| 4.4 对比两种方法的时间性能 | 第63-64页 | 
| 4.5 文件同步 | 第64-65页 | 
| 4.6 总结 | 第65-67页 | 
| 4.7 应用 | 第67-70页 | 
| 第5章 论文总结与未来的展望 | 第70-72页 | 
| 5.1 论文总结 | 第70-71页 | 
| 5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 
| 致谢 | 第78-80页 | 
|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