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| 1.1 冲动决策 | 第10-15页 |
| 1.1.1 冲动决策的涵义与分类 | 第10-11页 |
| 1.1.2 冲动决策与冲动人格特质的区别和联系 | 第11-12页 |
| 1.1.3 冲动决策的属性特征 | 第12页 |
| 1.1.4 冲动决策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4页 |
| 1.1.5 冲动决策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2 识解水平理论 | 第15-20页 |
| 1.2.1 高低识解水平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| 1.2.2 识解水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| 第16-17页 |
| 1.2.3 识解水平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| 1.2.4 识解水平理论的相关研究领域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1.2.5 识解水平启动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| 第20-24页 |
| 2.1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| 2.2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| 2.3 研究假设 | 第21页 |
| 2.4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| 2.5 研究意义 | 第21-24页 |
|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| 第24-42页 |
| 3.1 研究一:心理距离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24-33页 |
| 3.1.1 预备调查:心理距离四维度的操纵有效性 | 第24-25页 |
| 3.1.2 正式实验:心理距离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25-33页 |
| 3.2 研究二:识解水平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33-42页 |
| 3.2.1 预备实验:识解水平启动效果检验 | 第33-35页 |
| 3.2.2 正式实验:不同识解水平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35-42页 |
|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| 第42-48页 |
| 4.1 总讨论 | 第42-47页 |
| 4.1.1 大学生月生活费的基本情况与奖赏额度的设定 | 第42页 |
| 4.1.2 心理距离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4.1.3 关于个体与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4.1.4 关于识解水平启动范式的选择 | 第44-45页 |
| 4.1.5 识解水平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4.1.6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7页 |
| 4.2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| 附录 | 第54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