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锚货币的潜力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1.2.1 东亚货币合作 | 第9-11页 |
1.2.2 东亚汇率合作 | 第11-12页 |
1.2.3 货币合作锚货币的选择 | 第12-15页 |
1.3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结构安排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7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说明 | 第17-18页 |
2.1.1 东亚 | 第17页 |
2.1.2 锚货币和锚货币效应 | 第17-18页 |
2.2 最优货币区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现代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锚货币选择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3.1 政府间的合作思想和意愿 | 第20页 |
2.3.2 货币的价值稳定性 | 第20-21页 |
2.3.3 货币的国际化程度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从现实条件分析人民币充当锚货币的潜力 | 第23-34页 |
3.1 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愿 | 第23-25页 |
3.2 人民币的价值稳定性 | 第25-31页 |
3.2.1 人民币对内价值稳定性 | 第26-27页 |
3.2.2 人民币对外价值稳定性 | 第27-31页 |
3.3 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| 第31-34页 |
3.3.1 人民币的境外流通状况 | 第31页 |
3.3.2 人民币债券的发行状况 | 第31-32页 |
3.3.3 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发展 | 第32页 |
3.3.4 人民币国际储备地位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从实证角度分析人民币充当锚货币的潜力 | 第34-47页 |
4.1 东亚各国汇率的变动走势 | 第34-36页 |
4.2 东亚各国汇率的相关性 | 第36-39页 |
4.3 人民币对各国汇率的影响力 | 第39-47页 |
4.3.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| 第39-40页 |
4.3.2 数据说明 | 第40页 |
4.3.3 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3.4 实证结论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