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变电所论文

变电站选址组合模型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变电站选址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变电站选址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15-17页
第2章 变电站选址理论第17-23页
    2.1 变电站选址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变电站选址的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变电站选址的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变电站选址的原则和程序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变电站选址的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变电站选址准备工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变电站选址的程序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变电站选址优化评价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4 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第2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变电站选址的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3-34页
    3.1 变电站站址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系统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科学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可比性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变电站选址的影响因素第24-26页
    3.3 变电站选址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变电站选址的多透视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变电站选址的指标体系建立第27-3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变电站选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34-45页
    4.1 AHP-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AHP-模糊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评价模型的步骤第35-36页
    4.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6-39页
    4.3 定量指标的合理区间确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成本指标合理区间的定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造价合理区间的计算思路和计算步骤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箱线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确定k值初值第40页
    4.4 指标评价模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定量指标的评价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定性指标评价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4.5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第4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 望都曹庄 110k V输变电工程选址研究第45-67页
    5.1 项目概况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望都县用电符合预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待选站址地理位置概况第46-48页
    5.2 变电站选址数据来源及权重的计算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据来源的声明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变电站选址的权重确定第49-53页
    5.3 一级定量指标的模糊评价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切比雪夫不等式确定合理区域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定量指标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第57-60页
    5.4 一级定性指标的模糊评价第60-63页
    5.5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第63-64页
    5.6 评价结果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单因素评价结果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多因素评价结果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作者简介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
下一篇:铁岭市清河县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实施效果研究